“预防为主 防抗结合”
广东省召开2012年海上船舶海港防热带气旋工作会议
记者从5月8日在肇庆召开的2012年广东省海上船舶、海港防热带气旋工作会议上获悉,气象部门预测,2012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有5-6个,较常年略偏多,其中可能有1—2个台风强度较强,首次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可能出现在6月下旬,较往年略偏早。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海事局梁建伟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与会单位回顾总结2011年广东海上防热带气旋工作,分析当前的防热带气旋工作形势,部署今年的防热带气旋工作。
梁建伟在会上指出,广东海上交通、作业繁忙,从业人员众多,海上突发事件多发,海上搜救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珠江口、琼洲海峡水域,过往船只多、航线密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重大海难的发生;南中国海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活动最活跃的海域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热带气旋严重影响广东省海域或在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加上近年来极端性、灾害性天气增多,对在广东海上航行、作业和停泊的船舶和设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广东渔船数量大,安全状况差,渔船的防热带气旋工作相对比较难。全省的登记在册的渔船大约有5.7万艘,加上一些无牌无证以及流动的渔船,总共超过8万艘,从业人员超过100万。特别是广东的渔船绝大多数都是木质船,吨位小、设备差、抗风能力弱,渔民的航海专业水平、防热带气旋水平普遍偏低,渔民安全意识也比较低,自救互救能力还不高,海上搜救工作任务重、挑战大;2012年,广东省海上防热带气旋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服务于省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基本建立覆盖广东海域热带气旋监测预警系统,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为原则,重点在“早”和“防”字上下功夫,将各项防抗工作做早、做实、做细,实现海上热带气旋影响期间海上交通安全状况的稳定持续好转。
据气象部门预测,7到10月是热带气旋的活跃期,今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有4-6个, 可能有1—2个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广东。对此,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海上防热带气旋预案体系,提高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海上从业人员、各类船舶、设施的防台宣传、组织、指导,增强防抗和搜救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3倍,占全国海域面积的14%,大陆海岸线长4114公里,居全国之最, 1400多个岛屿,是遭受热带气旋恶劣天气影响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11年共有6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其中在广东登陆的就有3个。在防热带气旋期间,广东海事局利用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事网站、海岸电台等途径共发出航行警告2332份,手机短信10523条;深圳海上搜救分中心播发各类台风预警和安全信息30000余条。由于预警预防工作做得较好,使广东近10万艘海上船舶成功应对了热带气旋的影响,有效减少了热带气旋造成的损失。
根据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中心办事机构调整设置意见的函》(交函搜救〔2011〕300号,粤府函〔2011〕273号)文件精神要求,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从2012年1月1日起由省安全监管局调整到广东海事局,仍实行省级人民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当地驻军参加的管理体制,业务上接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为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搜救能力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2012年第一季度,省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共接报各类海(水)上报警事件116宗,海上遇险人员137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4.8%,成功救起海上遇险生还者1337人,搜救成功率为97.2%,与去年同比增加5.3%,死亡、失踪39人,与去年同比减少9.3%,协调组织派出参与救助船舶610艘次,国内救援飞机14架次,香港救援飞机6架次,与港澳台和相邻省(区)搜救合作32起,实现了职能移交的平稳过渡。
相关资料
影响广东海域的台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西太平洋的台风,一种是南中国海形成的台风,俗称“土台风”。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台风走向较为规律,“土台风”则变化多端,难于预测,往往从生成到登陆的时间极短,防台难度也相对较大。与陆上防台相比,海上航行、作业船舶众多,具有难度大、防范期长、防范操作技术性强等特点,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海上安全生产形势将更为严峻。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广东海域避风锚地紧张,大部分防台锚地船舶拥挤,热带气旋来袭时,容易发生走锚及碰撞事故,一旦遇上超强台风袭击,防台锚地资源严重不足将给管理部门、船舶单位造成巨大压力;二是广东渔港避风条件仍不能满足渔船防风需要。目前全省共有138个渔港,能抗10级以上大风的只有十个渔港,大部分渔港长期得不到基本建设和维护,港池淤积严重、设施简陋、避风条件差,泊位严重不足,避风渔船在渔港内也难有安全保障。在受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很多渔船在避风渔港内互相挤压和碰撞,导致断缆断锚,渔船损毁现象不时发生。因此,锚地不足是广东防台部门的重大考验。
来源:中国日报广州记者站(记者 张少虎 通讯员 陈远亮)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