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洛阳市文明办、市创建办联合召开“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提升推进会”。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创建办主任谷连民同志首先传达了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在《洛阳市志愿服务工作简报(第8期)》上的批示精神:“请市文明办代我向全体志愿者致谢!”。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创建办主任谷连民同志强调,要把市委主要领导的勉励通过新闻媒体迅速传达到全体志愿者;各单位对志愿服务工作要有更高的认识,把志愿服务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走在全社会的前列。眼下,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个个都是志愿者 人人都是活雷锋”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为一年一度的文明城市公共指数测评留存文字影像资料;各单位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并尽其所能为志愿者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通过志愿服务展示文明洛阳的精神风貌,让志愿服务这张全国文明城市的名片更加靓丽。
与会的市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市直工委负责人及各区文明办、创建办负责人普遍认为,市委书记对志愿者的致谢情深意切,对于志愿服务组织者来说是压力,对于志愿者来说是动力,激励志愿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细致周到的服务,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以来,洛阳市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成为牡丹文化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洛阳市平均每天组织上万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景区、城市出入口、街头都有志愿者的身影。洛阳市还组织了由60名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组成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中国国花园和龙门石窟景区为来洛的外籍游客提供翻译等服务。
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自制指路卡、免费送给游客;洛阳市红十字会无线通讯救援大队的志愿者开着自家车,义务给游客带路;洛阳市摄影家协会的志愿者为外地游客义务摄影,为其留下难忘的瞬间;残疾人易飞坐在轮椅上,在洛阳博物馆义务为游客讲解洛阳的历史文化、文物遗存;市教育局在景区、繁华地段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孟津县国税局机关干部进景区为游客服务;特别是 “万名志愿者助交通”活动,参加者上有满鬓白发的老年人,下有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是他们保障了牡丹文化节交通的秩序和畅通。
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纷纷刊播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市属新闻媒体,做到了报纸上天天有字,广播上天天有声,电视上天天有影。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张雷龙 通讯员 康留国)编辑:张少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