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启示录

2012-03-22 18:21:23 来源:解放军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领导真情带领,干部真实带头,党员真心带动—— 在人人受益中保持恒久热力

一营教导员张赢转业一年多了。然而,他带头学雷锋留下的余热,至今仍然温暖着全营官兵。

团队倡导建设学习型军营,张教导员发现营连学习资料匮乏,便自掏腰包买来900多册书籍,又从同学战友那里收集来大量学习教材和光盘,在营里建起一流的图书室,较好地满足了官兵的阅读需求。短短4年,闲暇时间泡在图书室里的50多名官兵提升了学历,20多名官兵被各级评为学习成才标兵。

团队利用互联网开展“雷锋在线”、“雷锋扶贫”等服务项目,常年为群众提供致富和务工信息。张教导员在服务百姓的同时,根据掌握的全营官兵家庭状况,通过介绍种养殖技术、推荐用工单位等途径,帮助30多名官兵的家人走出生活困境,有8名战士的家人成为致富带头人。

教导员的所作所为,让排长吴锡有成为受益者,也在潜移默化中让雷锋精神在他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担任伪装连指导员后,他主动帮助战友学文化、练技能,还先后资助10位贫困学生,汇集善款20多万元,帮助230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在吴锡有的带动下,伪装连官兵全部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连队官兵主动发起了“三二一”活动,每个月党员捐3元钱、团员捐2元钱、青年捐1元钱,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照顾孤寡老人和向留守儿童献爱心,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新景观。

“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这句口号在团党委班子中一叫就是50年。每次班子调整,都把学雷锋作为重要交接内容;参加出国维和、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团领导离一线最近、离火线最近、离危险最近,13任团长、10任政委被集团军以上评为学雷锋典型和先进领导干部,现任班子成员6人是学雷锋标兵,他们资助贫困学生多达百人,“小手拉大手”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

第14任团长于洋,带部队赴利比里亚维和期间,距离绥德鲁市中心仅有4公里的一座废弃供水站氯气罐发生泄漏,附近动植物被毒死一片,数千居民逃离家园。他冒死第一个突入毒区排险,维和官兵组成3支抢险小分队,在第一时间挺进毒区,成功排除险情。于洋和官兵们的英雄行为,让当地居民和各国维和部队知道了“中国雷锋”。

前有举旗人,后有追随者。在历届党委“一班人”的影响带动下,一茬又一茬党员干部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执行任务到哪里,就把爱心播撒到哪里。在现有营连干部中,有51%的曾被评为学雷锋标兵,56%的立过功。

一营营长张景学从提干开始,七进长白山、六上兴安岭,不管走到哪里,都把学雷锋的足迹印到哪里。在13年国防施工中,他先后帮助23名战士考上军校、提干,资助1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七连指导员熊承新回湖北老家探亲,途中偶遇一辆中巴车掉到江中,5名乘客命悬一线。他纵身一跃,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拼尽全力救出5人,然后悄然离去。

人格化的示范,领导干部党员留下一个个“最美”的形象和“最美”的瞬间,温暖着战士,感召着行动。近5年来,该团官兵累计资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46名,为贫困家庭、灾区群众捐款80多万元,团队9次被全国、全军、军区以及驻地省市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捐资助残、扶助希望工程先进单位。

编辑: 许婧  标签: 沈阳军区 雷锋 启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奥运熊猫离宁返川结婚生子

汝窑葵花洗以2.78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