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教育职场
骑车走乡村山东高校挂职团干体验"磨砺的滋味"
2011-10-12 09:39: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从惶惑焦虑到对基层团委工作熟稔有余,短短8个月,山东省156名高校挂职团干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据团山东省委统计,在过去半年间,全体挂职干部共走访基层单位2965个,访谈团员青年19453人,推动完成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1079个,推动非公企业建团2789个,帮助青年实施贷款项目2140个……堪称一份沉甸甸的中期成绩单。

补上基层团情这一课

本次选派的高校挂职干部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的“两门”干部,他们是带着惶惑进入工作状态的——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害怕挂职工作成为形式上的“镀金”。而更让他们紧张的是,基层工作局面之复杂。

到临邑县第一个月,种种不适应让来自山东大学团委的孙大永不免焦虑。怎么办?只有扑下身子,频繁调研,一头扎进对基层团情的了解和熟悉中。

为了找到工作抓手,孙大永每天住在办公室,白天工作,晚上加班查阅资料。同时他开始了自行车调研之旅,深入走访全县八镇一乡三街道,一对一访谈基层团干部,并走进青年中了解需求。

挂职滨州市邹平县团委副书记的滕晖也有类似的不适应。滕晖调研频度最密集时,曾一天走访两个镇四个村。

在魏桥镇走访蔬菜大棚高效农业时,一个事例给滕晖留下深刻印象。同一类蔬菜,梁桥村冬暖式大棚每棚年产量6万斤,而同等面积的大棚在寿光每年可产9万斤。她发现,该村36个大棚种植户平均年龄45岁,其中,年龄小的种植户普遍比年龄大的种植户收入高。

年龄大的种植户对科学种植的理论知识及技术的接受程度,与年轻人有较大差距,这一现实让滕晖开始思索。凝聚力弱、覆盖面萎缩……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让滕晖备觉沉重。

通过调研和思考,滕晖提出相应对策:以换届为契机,培养有责任心、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轻人从事农村团组织工作;采取“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村校联建”、 “流动建团”等方式,灵活设置基层团组织。

挂职日照市岚山区团委副书记的徐正中说,在基层团组织工作,和区直机关、乡镇、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保持着密切联系,是个真正的大舞台,只要有思路,敢想敢干,就能出成绩,就能得到锻炼。

在对基层团情的把握中,这些高校团干开始关注非公企业团建、农村基层团干队伍建设、留守儿童现状等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黄奇帆:要通过法治让我们的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普京:俄中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