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慢性大病渐成我国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之一 流行趋势图
2011-07-22 13:49:3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慢性大病流行趋势图

从事医学研究的工程院院士、医疗专家和医务工作者根据卫生部公布数据及临床统计,绘制出近年来我国慢性大病的流行增长图,并勾勒出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在全国发病区域和标化死亡率,分析了大病发生的经济社会因素。

五种慢性大病发病趋势

据中国疾控中心有关数据显示,当前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五类慢性大病分别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类疾病,死亡比例已超过感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类疾病,上升为我国居民第一死因。

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占疾病总死亡率40%以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 率 已 占 我 国 疾 病 总 死 亡 率的43.8%。30年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脑出血、心梗脑梗等还被称为“富贵病”,但现在已成临床常见病,近十年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发病时间大大提前,城市农村发病状况趋同。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因慢性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90.36%,心脑血管病成为前三位病因。在青海城市和农牧区,这一疾病死亡率位列第一和第三位。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研究中心主任杨功焕说,我国心脑血管发病呈现“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特征,患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行动,心脑血管病将在未来10年内出现更大规模的流行。

从发病区域看,过去心脑血管疾病城市发病高于农村,但近年来,农村的增长率快于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高血压病已经到了必须防范的地步。这种变化主要是城市人群对高血压已经有了一定防治意识,而农村群众几乎没有。总体看,东部地区、城市地区比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病时间提前10年至20年。

糖尿病患者每年大规模递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贾伟平说,在上世纪80年代,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发病仅为0.67%,而目前,我国已有糖尿病患者9200万,还有1.5亿糖尿病前期者,发病率如此快速,令人警觉。

据世界银行《遏制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报告,未来20年中,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成为慢性大病患者中最庞大群体。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教研部主任王红漫说,进入21世纪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高发,而且已经超越城市,走向农村。

每4—5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人死于恶性肿瘤。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肿瘤医院院长郝希山说,近30年,全球恶性肿瘤发病数以年均3%至5%的速度递增,其中20%的新发病人在中国,24%的死亡病人在中国,中国的恶性肿瘤生存患者和治愈患者仅为13%。农村和城市发病率总体趋同。如得不到遏制,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550万新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将达400万。

据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董志伟统计,太行山区,河南、山东、山西、苏北地区、川北地区是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地区,整个东部地区,全国的大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是肺癌高发区。山西省是肺癌、尘肺病的高发地区,尤其是山西临汾和云南个旧。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日益频繁。卫生部抽样调查显示,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总患病率为8.2%,农村为8.8%,略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据专家推算,我国有慢阻肺患者4400万人。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周期长,患病人数多,发病日益频繁,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消耗医疗费用的主要疾病。

精神类疾病发病及危害还需认识到位。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教育培训科主任李献云说,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病例多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不能让南海问题绑架中国东盟关系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逝世 享年96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