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内地公布最新通货膨胀数字,5月份通胀率创34个月新高。香港经济专家预期,内地6月份通胀可能进一步加剧,香港通胀也将随之扩大。
此外,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热钱不断流向新兴经济体。香港金管局近日披露,2008年10月至今,共有1.3万亿港元流入香港银行体系。分析认为,这是香港资产价格近年大幅飙升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香港在货币政策上与美国同步。巨额资金炒高香港资产价格时,香港货币管理当局只能眼看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加大,而不能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进行干预;当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时,港币也只能跟着不断贬值,令输入性通胀持续加剧。
香港舆论普遍赞同,对于内地通胀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压力,香港地位被动,因应能力有限,但是特区政府仍然应该把握时机,反省香港社会的问题。
近日,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在电台节目中指出,以后几年,香港主要面对的民生问题就是物价和楼市问题。对于公共事业各项加价,政府应该看紧;而解决楼市问题,政府需要“适度有为”。
低收入阶层受通胀影响最大。有社会组织建议,特区政府应检讨综援制度及交通津贴计划,帮助基层市民;长远更要设立全民养老金,以减轻基层民众负担。
○延伸阅读
“有工开”最要紧
香港舆论指出,对付通胀最根本要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