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港澳台
“港漂”女生的徘徊:蜗居 孤寂 疲惫
2011-04-29 15:30: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港漂”女生的徘徊:蜗居 孤寂 疲惫

吴彤炜

香港着力建构区域教育枢纽,成功吸引大量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港升学。香港入境处更在2008年实施新安排,港校非本地生毕业后可无条件留港1年,免却申请工作签证的繁复手续。新安排实施了3年,每年批出的留港人数约有20%增长,累积申请者超过1万人。

但想象与现实往往有落差,这班高学历的“港漂”年轻人,毕业后即使成功就业,也遭遇重重问题,包括香港的长工时、居住环境狭窄、语言文化难融入社交圈子及生活成本高等吓怕,多达40%的人在“试验式”留港1年后,毅然放弃为签证续期,告别香江。

去年毕业于浸大国际新闻硕士课程的吴彤炜,2年前于内地大学修毕英文学位,希望来港吸收不同人生经验。“我对新闻行业感兴趣,而香港新闻自由度比较高,觉得这里是好地方。”不过,后来她发现本地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且大部分媒体对聘请内地毕业生也有保留,她随即调整心态,到一所媒体投资公司当总裁助理。

近日,彤炜转至一唱片公司任网络宣传,月薪9000港元。她坦言待遇并不理想,但已比之前8000港元高,难以适应港人“工作狂”文化,则是其转职主因。“虽是行政职务,亦要不时加班,试过至凌晨1时才下班,当时的工作量令我有很大压力,真的吃不消。”

因年幼已到广东居住,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彤炜庆幸自己沟通方面比大部分非本地生要好,但狭隘的居住环境始终让她大感困扰。去年毕业后,彤炜与朋友于黄大仙合租一屋,面积只及其内地旧居1/4。挤压的感觉令房子内的问题加倍放大。“就像厨房墙壁,即使不特别留意,也总会见到其不时在剥落……”她笑言,现时每次回家乡均特意买数支辣椒酱带回港,以慰对老家的怀念,她说起这些,眼中闪过一丝落寞神情。

彤炜坦言,如靠父母人事关系,在内地找份理想工作并不困难,但她不甘于一辈子留守在家乡:“如现在回去,我想该可以找到电视台新闻工作,但是她不想一世留在内地发展,要到外面世界闯闯,扩阔眼界!”为此她积极寻找更多“留下来”的理由,包括假日与友人到郊外行山,建立社交圈子;也会多观看本地电视节目,融入香港文化。

彤炜并不打算短期内返回内地,无意成为“1年弃港”的一分子,但到底会留下2年、3年或更长时间,甚至会否“落地生根”,则是连她自己也未想得清的“问号”。“香港的楼价太贵,只是一直打工,不知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物业。”她说。(文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倪志福出席大会。>>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民告官"首次变简单 今后多官司适用简易程序
国家药监局:自制底料饮料须公示添加剂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