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赔掉积蓄,
还炒掉了自己饭碗”
说起“灰色负收入”,张芳不愿多谈,她甚至认为自己在投资上的失利,应该算是“黑色负收入”。
“炒股票赔掉了我5年的积蓄。”张芳出生于1980年,也算是个“80后”,2002年参加工作的她,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处房产——一处经济适用房。家庭收入虽然不算太高,但没有房贷的压力,她的生活也颇为富足。
然而正是经济上的轻松,让她开始关注投资市场,2005年,股票基金的火热,开始吸引工作不算忙碌的她。由于工作的关系,她还接触了一些投资界的朋友,一名理财师为她做出了新的规划,按照这份投资规划,张芳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拥有两套自己的住房,似乎“百万富翁”也只是时间问题。
“形势一片大好,最开始的投资翻了一倍,让我有点迷失了方向。”不满足于股票收益的幅度,张芳开始尝试权证交易,不顾家人的反对,她将5年工作所有的积蓄,都投到了“招商银行认沽权证”上,而在当时,这只实际价值几乎为0的权证,已被炒到了3元多。
“我那时执着地认为,它最终会被捧到6元钱,我还以为房子就在我的面前了。”然而事与愿违,在触及高点后,这只权证迅速开始了下跌过程,等到张芳忍痛割肉的时候,价格已跌到了0.5元,张芳5年的积蓄,两个月的时间就灰飞烟灭。
最为悲惨的是,张芳的同事在她的力荐下,也购买了数万元的权证,这次失败让张芳在单位抬不起头来,2007年年终,她选择了离职。
而之后的两年里,张芳并没有放弃投资,理解了风险的真正含义,张芳的投资有了些许起色,但想挽回当时的损失,至今对于她来说还只是个梦:“我们总是在网上看到谁通过投资获得了多少利润,却忽视了对于多数人来讲,投资只是隐形的支出,如果仔细算算,许多人都是在贴钱炒股,所谓在投资市场的隐性收入,根本就是负数。”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