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融资、台生就业、子女入学——全国人大代表关心台胞民生福祉

2009-03-07 15:08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据统计,大陆有约4万定居台胞和至少100万常住台胞。在此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在大陆台胞的企业经营和子女入学就业等切身问题,成为13位台籍代表两天来持续讨论的重点。

大陆台资企业多属出口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欧美市场订单的急剧萎缩,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再加上许多台资企业资产注册不在大陆,导致无法进行财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影响从银行取得贷款,极大限制了企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台湾代表团团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说:"两会前,我们在闽、沪、苏、京、津等地区的调研中,台商反映最多的是融资难问题。"

数据显示,大陆的台资企业共有7万多家,而得到贷款的只有6000多家次。"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正不断加强,加强两岸金融合作已经势在必行,"梁国扬说,"台商非常期望两岸银行建立和加强业务关系。"

通过对江苏昆山等台资企业集中地区的实地调研,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有清说,当地政府已建立为台商进行信用担保的机制,这一政策受到台商的欢迎。胡有清将在此次人大会议上建议,由中央出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为台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顺利获得融资服务。

同济大学教授张雄代表则建议,设立扶持台湾中小企业的专项基金,既可提供贷款,又能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另外,长三角地区是台商集中地,其中仅上海市就有5000多家台资企业,他建议在长三角设立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为台商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危机对台湾实体经济的重创已造成岛内失业率攀升。与此同时,台湾来大陆就业的人数近年来不断增加,特别是就读大陆高校的台湾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在大陆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魏丽惠代表一直关注台生就业问题。她说:"从大陆高校毕业的台生怎样进入大陆事业单位,现在没有相关政策,这些台生即便被聘,也是作为编外人员,不能评职称和晋升。"

"我认识许多优秀的台湾学生,他们已经在大陆就业、从教,但由于没有具体政策,高校只能按照外聘人员的办法对他们一年一聘,台生没有医疗保险,对前途很忧虑。"魏丽惠说。

魏丽惠在台湾走访时,许多家长对解决子女在大陆就业充满期待。"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希望国家能出台具体政策帮助台生顺利就业,服务社会发展,"她说,"也希望台湾当局承认台生在大陆取得的学历。"

随着越来越多的台商举家迁居大陆,他们的子女许多已经就读于当地普通中学接受基础教育。福建省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陈耀中代表说,仅在厦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的台商子女就有1300多名。

"我来北京参加两会前,收到一位台商的反映,他的孩子在南京一所中学仍然要按较高标准交学费,因此必须提出建议,使惠台政策尽快落实。"胡有清代表说。

编辑:富文佳 来源:新华社

 
图说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