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建校百年来全球典型“清华才女”

2012-07-16 09:50:45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五. 后起之秀

1. 颜宁——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第12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2年入选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首届国际“科学家早期生涯项目”获奖名单;2005年还曾获得《科学》杂志等,为评选生命科学优秀博士论文而设立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清华著名教授施一公的女弟子,2007年受聘清华,任医学院教授。

2. 郑晓琳——2008年度“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获奖者;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系,200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博士学位,后任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3. 何琳——2009年度“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1997年毕业于清华生物系,2003年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博士学位;2008年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她是最先发现微RNA在肿瘤形成中重要功能的学者之一。

4. 宋晓东——2010年度“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奖者;此前还曾入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评选的“2009年度世界杰出青年创新者”获奖名单;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99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2000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脑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5. 吴嘉炜——2011年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现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9年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学位,1999---200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回国,受聘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组建了结构生物化学实验室;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

6. 李彦——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研究人员;据报道,她研究的“在水上、水下都能发挥作用的创新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旦成功转入应用,将给潜艇带来一项技术革命;2005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了一年后,带着问题回校读研,获硕士学位,两年半后重返国防科研第一线,迅速成长为单位科研骨干。

7. 马宇歌——品学兼优,是全球认定的素质教育最成功的中国学生,在校被公认为清华校花(见题图)。她生于中国云南省玉溪市,出身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高级人才家庭,父亲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母亲是云南省玉溪市人。马宇歌出生五个月后,来到北京,一直生长在北京,由父母亲亲手带大。马宇歌从小有幸受到十分高级、独特、系统、优良、持久的非凡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人文素养趋向修成正果,表现优异,悟性极高。1998年3月6日10岁那年,她被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市教委评为首批“北京市百名优秀红十字青少年会员”,这是一项省部级荣誉,专门授予给有爱心、自觉做了无数好事的孩子。马宇歌在那次省部级荣誉颁奖大会上,作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应邀登台发表了著名获奖感言:《博爱伴我走天下》。知心姐姐还在马宇歌8岁时,曾当众问她:“宇歌,你为什么任何时候总要那么认真听你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呢?”马宇歌居然会笑咪咪地用反问句,极其恭敬地仰头回答:“您怎么不问我刘备为什么一辈子偏要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呢?”当场逗得一圈大人哈哈大笑。马宇歌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具有良好教养,很早就懂得“兼听则明”的道理,自觉要求自己做到“海纳百川”、“从善如流”。她年小志大,是非明确、忠厚机警、外柔内刚,身形挺拔,体魄强健,是清华大学全校每年6万名在校生仅有的双眼自然裸视不戴眼镜者。在父母的赞同支持下,她从小发誓,要“‘博爱’伴我走天下”,用平生怀有的满腔爱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10岁开始利用每个假日假期,拿上她准备带给沿途贫困失学儿童的文具衣物等,背起行囊只身走向千家万户。至13岁那年,马宇歌已在中国大陆所有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多市、县、乡、村,留下了充满爱心的小小足迹,结交各界朋友逾万名,阅读中英文课外字书600多部,写下随行日记40万字。其事迹及个人作品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便被陆续载入了中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编订的中小学生课本和有的大学英语考卷中。至今网上只有一人叫“马宇歌”,上网去搜“马宇歌”(Ma Yuge)可见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公开报道材料都是关于她一人的。大家在广泛关注着马宇歌的成长成才轨迹。这个学生对教育事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校内校外教与学,各个方面启迪深刻。马宇歌8岁起就是CCTV首批考试录取的年龄最小的小主持人小记者,参与过上百台节目的主持、采制、配音,很快成长为中央电视台首席小记者小主持人,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她热爱科技、体育(中长跑、马拉松、蛙泳、蝶泳)、阅读、写作,至今著述等身,在海内外各种媒体上面多有发表,除母语中文以外,还会英语、法语、印地语;另其非常擅长拉小提琴、绘画、歌舞、音乐指挥和演讲等,兴趣爱好广泛,并在这些方面分别获得过省市或全国大奖兼国际好评。2005年马宇歌自中国相当著名的清华附中“一条龙试验班”经全国统一高考,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4年,她是清华大学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编导兼播音组组长、该台学生负责人,校方认定的优秀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她各方面成绩突出,数万字的调研报告《为新农村建设节能》被清华大学上报,得到中国教育部和中国农业部首肯,经专家评审将其纳入了国家创新科研立项项目,马宇歌组队率领的在校生调研小分队也因此获得了“金奖支队”称号,她本人则同时被评为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清华大学先进个人。在校,她还是清华大学校体育队(二队)队员,多次获得过全校中长跑比赛冠军和建筑学院游泳比赛前三甲,马宇歌是2006年10月15日举行的“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暨第十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清华大学3000名全程参赛者男女生统一大排行第六名获得者。2009年7月15日马宇歌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之清华大学文、理科双学士学位毕业。2009年7月19日她到印度历届国家政府总理任校长的全球名校之一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简称JNU)攻读地理学硕士学位。留学当年2009年12月7日她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创办了得到我国官方和民间一致认可的印度全境第一个全国性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全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在此前几天,她于所在大学先期创办了尼赫鲁大学中国留学生会,并依次被大家推举为两个学生会的首任主席,接着她有效地组织中国留学生开展了广受国内外欢迎的各种积极有益的集体活动。马宇歌2009年12月利用到尼赫鲁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组建完上述两个学生会以后,深入印度北部农村去考察,写出了12000字的著名印度调研报告《露娜的故事——印度阿萨姆邦乡村考》(中文版节选刊登在中国著名月刊《旅行家》2011年6月号第96页至第108页)。母校清华大学校友总会,于2009年12月在她去印度留学第一学年放寒假回北京看望父母之际,当面委任马宇歌为印度次大陆清华校友会首任总召集人。马宇歌到印度留学次年即2010年4月7日,被英国的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沃尔夫森学院录取。当时日本的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Panasonic Corporation)准备开拓专门适于在印度被当人使用的各种产品,特请马宇歌提出解决方案。马宇歌抽出在印度读书的零星假日假期时间,利用尼赫鲁大学课业学习调研实习等机会,分别走访印度的东西南北各邦,实地进行深入的情况了解和反复论证,在离开印度去英国牛津大学报到之前,亲手搞出了一份很有水平、很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受到日本大阪的松下本部高度重视,把她请到日本总部给予特别嘉奖。后来日方在她回中国过2011年暑假之时,还特别邀请马宇歌重回印度,专门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驻印度的集中人员,开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知识普及工作。马宇歌是2010年9月30日从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离开印度前往牛津大学去攻读硕士学位的,此时距到印度留学刚刚一年多一点时间;次年2011年她到英国求学放暑假前夕,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区域规划发展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因品学兼优,各方面成就优异突出,社会影响较大,各方面反响积极,她在2010年底还被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机关刊评为了2010年全球所有海外华人12个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见团中央《中华儿女》杂志2010年12月出的总第294期“年终专稿”《海外华人2010》一文报道介绍)。2011年3月马宇歌又被位于美国首都的“全球第一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现”,2011年4月6日经布鲁金斯学会专家组的反复测试,2011年4月7日评为该学会认定的“世界级青年学术领袖”。她这时年方23周岁,当时布鲁金斯学会给马宇歌以在华相当于教授级学衔的“客座研究员”身份,特别出资邀请她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布鲁金斯学会的工作。马宇歌因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功课和论文成绩达到双优,结果该校两个专业,值她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之际,争相录取她为2011级博士研究生,马宇歌从中选择了环境与能源专业,在英国接着开始攻读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2011年中,马宇歌被推举为牛津大学清华校友会会长。现她正以牛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和清华大学校友会长的身份,接受前述邀请,从2011年开始应邀前往华盛顿,到现任总统奥巴马官邸附近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参加全球环境与能源战略研究一个学年,预期至2012年6月1日前,结束研究。她的这一学年研究,已被牛津大学视同在牛津大学读博,不影响马宇歌如期毕业时限。布鲁金斯学会破例地把这么年轻的马宇歌正式称为“客座研究员”(相当于中国的正教授),这是史无前例的。她的科研能力和现已取得的各方面实际成果,已经受到中、美、英、日、印等国有关高层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马宇歌通过公开媒体,重申了2012年1月22日中国“龙年”壬辰年正月初一所作誓言“永不自动放弃中国国籍”,将来学成后一定带着本领回到祖国深入基层为中国父老乡亲服务(详见光明日报社2012年2曰15日《中国女孩马宇歌跻身“全球第一智库”》、《马宇歌: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女孩》两文报道,和她发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公开月刊《秘书工作》2012年第4期总第285期上的文章《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亲历全球第一智库》一文,上网去搜或到图书馆都很容易找到这些资料。在最后列举的那篇文章中,网上转载的该文附有马宇歌的对外电子邮箱beijingmayuge@yahoo.com.cn和1579471807@qq.com)。

8. 蒋方舟——美少女作家,2008年入读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

9. 周滢垭——在入校前,就已申请专利39项;2008年考入热能工程系后,把自己的发明热情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2011年清华第2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作品“新型无叶透平及其应用设计”获特等奖,她也因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科技发明成果获得2011年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10. 许吉如——清华法学院2010级学生;作为唯一的中国大学生代表,参加了由国际英语联合会主办的,2011年英国伦敦国际公共英语演讲比赛的总决赛,获得前六名的佳绩(第3—6名的名次不分先后)。

11. 章泽天——人见人爱的“奶茶MM”,不但学习成绩好,人家还是健美操国家一级运动员呢。

编辑: 陈姝 标签: 1980年 1950年 1970年 教学名师 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