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建校百年来全球典型“清华才女”

2012-07-16 09:50:45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历数建校百年来全球典型“清华才女”

【现将初步收集到的111位“清华才女”简介如下。毕竟个人视角局限,遗漏必然;又因博主才疏学浅,加之编辑时间紧迫,仅能匆匆草就,使得简介内容参差不齐,错误亦在所难免。敬请知情者、各路专家学者阅读后,给予补充、纠正是盼。】

一. 两院院士

1. 何泽慧——与钱三强先生合称“中国的居里夫妇”,原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36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先考取山西省公费留学名额,赴德国学习、研究弹道学;再留法,师从“小居里夫妇”,与钱三强先生共同发现“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

2. 李敏华——固体力学专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系(获得国立清华大学毕业证书)留校任教;1948年获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3. 池际尚——中国岩石学的主要奠基人,温总理的恩师;1936年考入清华物理系,1941年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发给国立清华大学毕业证书)留校任教;1946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清华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授,后任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主任、副院长;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4. 陈茹玉——有机合成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药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与丈夫、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先生同时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5. 郝诒纯——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家,原北京、武汉地质学院教授;1946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她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微体古生物科研,完成了几个门类的数据库,制作了新生代浮游有孔虫自动化鉴定软件,被部分石油生产单位采用,创造了经济效益,使微体古生物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她还为我国妇女发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1980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6. 吴德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家,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主任、研究员;曾担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负责人、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等;1961年毕业于清华无线电电子系;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获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

7. 杨芙清——计算机软件专家,北大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到北大继续学习;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最近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8. 赵玉芬——有机化学家,曾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9. 钱易——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校友,1957年考入清华,师从陶葆楷先生读研究生;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钱穆先生的女儿、钱伟长先生的堂妹。

10. 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设计大师,代表作:“陕西历史博物馆”;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是第一位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是梁思成、莫宗江教授的研究生;被清华大学聘为双聘教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1. 朱静——材料科学家,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199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12. 黄春辉——无机化学家,北大化学系教授,稀土分离化学、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到北大继续学习;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13. 陈丙珍——化工系统工程专家、石油化工专家,清华化学工程系教授,1962年获得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善理论结合实际,为中国化工企业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4. 陆士嘉——流体力学家,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原副校长张维先生的夫人;北师大校友;1942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培养的唯一女生;1947--1949年任清华大学水工试验所研究员,1949---1952年任航空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京航空学院任教授;1980年代曾两度被列入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名单,却写信给中科院,恳求从候选人名单中删去自己的名字,将机会让给杰出的中青年科学家;中科院在回信中,深深地赞誉她的高尚情操,认为信写得很感人,体现一个共产党员、一位老科学家谦虚、礼让的精神和好作风;她堪称“不是院士的院士”。博主特将她列入此栏。

编辑: 陈姝 标签: 1980年 1950年 1970年 教学名师 1941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