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86年帕瓦罗蒂首次访华秘闻

2007-10-08 14:25:09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1986年、2001年、2005年,帕瓦罗蒂曾经三次来华。其中以1986年的首次来华最为中国人、也最为帕瓦罗蒂本人所看重。这一行队伍,带来了洗衣机、冰箱,还带来了重达两吨的蔬菜水果和其他食品,光矿泉水就带了1500瓶!连帕瓦罗蒂本人都为此感到吃惊。

意大利“粉丝”跟着来华

在今天,如果有外国演出团体来华,对方表示有一个几百人的粉丝团要跟着一起来,肯定会受到主办方的热烈欢迎,也会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但在20多年前的中国,帕瓦罗蒂的粉丝们却遭到了中方谈判代表的拒绝。意方提出,帕瓦罗蒂在华演出期间,希望中方能为意大利几百人的旅游者提供观摩票(意方自己出钱);中方认为,意歌剧院来华,主要是为中国观众演出,意旅游者可回意再看,中方不能提供观摩票,一口就给回绝了。意大利人还是不甘心,说你们不是需要外汇吗?这些人来了,吃住行玩,都要花钱,是旅游创汇的好机会呀。中方不为所动,称:中国改革开放,是需要大量外汇,但是这样的外汇我们不需要。

但是,帕瓦罗蒂的粉丝团还是来了,而且一下子来了160人,而且是和帕瓦罗蒂同机到达。他们悄悄地组织了这个庞大的旅游团。承办的旅游公司大概也了解中国人的脾气,在大部队临行前一个半月,1986年5月7日,负责这次行程的意大利新地平线旅游公司经理塞维利欧·盖格里雅第专程来京拜会了中演公司。

事到如此,中方首先礼貌地感谢对方通报这一情况,但接着说,以前你们意方曾提出80人旅游团访华,我未同意。中演只承办艺术团,而不是其他团;观众主要是中国人,票供不应求;演出不像体育比赛需要啦啦队,而且两批人混在一起,管理不便。

但是对方却不慌不忙,表示了解中方心情,并劝中方不要担心。他强调这160人一行的访华,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不会给中方造成麻烦。两个团虽然同坐一架包机抵京,在飞机上他们可以是一个整体,但自下飞机起,两团就会分开;且表示,他有丰富的组织经验,非但不会给中方制造麻烦,相反会随时为中方提供帮助。比如,为避免歌剧院抵京时住房混乱,他可以帮助中方预先编排房号(因为他有歌剧院访华人员的名单,这一点打动和拿住了中演公司),还有组织参观游览等。事已如此,中方表示,具体问题,等前站来后再商定。对方也顺势提出,要求参加中方同前站的会谈。

事后,中方才明白,包括热那亚歌剧院在内的所有一行人的访华,都是由这家旅游公司安排的。连包租专机,也是他们谈定的。这其实是西方旅游业最通行的做法,但在当时的中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会谈结束后,中演公司给有关方面的报告称:“据悉,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活跃的一个民族,意大利人的自由主义观念极端严重。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安排他们的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并据此提出了接待工作新的预案。

中方婉拒外长赞助

在当时中意双方的商谈中,稍微特别一点的要求中方几乎都很难做到。原因既有观念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中演“关于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访华演出赞助名义问题的请示”中说了这样一件事:意大利在举办较大型文化和演出等活动时,有由总统或部长等有较高地位的人给予赞助的习惯。意方询问,不知中国有无此习惯?意驻华使馆提出,希望以两国外长的名义予以赞助。外交部西欧司的意见是,如从双边关系上讲,他们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请中演公司根据一贯的做法,从礼宾角度出发,进行通盘考虑。中演公司说,以往官方来访艺术团从未有过以外长名义予以赞助的做法,从各国来华艺术团平衡考虑,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不提也是可以的。如果这次提了,难免今后引起互相攀比,产生亲此疏彼之错觉。再从简化礼宾角度考虑,不提赞助,也是可行的。

相关领导批示:“同意演出公司意见,以我无此习惯为由予以婉拒。”其实今天看来,当时如果那样做了,在理念和习惯上都是重要的突破。因为现在,两国间特别重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政治人物甚至双方国家元首担任赞助人或名誉赞助人,已经成为惯例。


编辑:刘一川标签: 帕瓦罗蒂 1986年 访华 中方 歌剧院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