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AILY 首页  
 
 
 
 
 
民生福祉:走向自觉的“执政之要”
[ 2009-08-28 14:06 ]

民生难题: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公同时存在

改革开放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建立在否定人的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模式,而把承认和发展人的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点。这种巨大的进步,带来广大民众民生意识的提升,同时也使许多潜伏的民生问题开始凸显,新的民生问题也不断出现。

计划经济时代,为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与后工业化国家一样,选择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业以“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发展、国家建设贡献了数千亿元,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滞后,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成为一本历史遗留的大账,历史性的民生难题在改革开放后日益显性化、尖锐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长期没有根本改观,农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在经济收入、受教育机会、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制度供给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由此扩大了城乡差距,加重了农民负担。

有一些民生难题是因改革进程中的某些偏差而出现的。比如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减轻了财政负担,却使相当多的学生学费负担超过了家庭经济能力,一些贫困农家出现了“不吃不喝10年整,供不起一个大学生”的凄凉景象。在住房制度改革上,快速推进市场化的同时忽视了住房保障,“调控声声急,房价步步高”,使近10年来“买不起房”成为中国人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资源,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收入分配应当发挥主干作用,但实际上公共财政在城乡之间存在投入的不均衡,社会收入分配机制更是存在行业、地区、阶层之间的巨大不公平。这些都导致了民生问题的不断加重。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前20年中,我国民生问题广泛显现,重要原因在于,经济改革大步向前而社会建设滞后,改善民生的制度供给不足,此外还有改革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公。这也恰恰成为前车之鉴,有力地促进了近10年来民生状况的空前改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祝福  
 


  海外看中国  
世界的“中国观”:西方60年的中国故事
>> 详细

  手机留言 更多
  • 1381***5948: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遭受“512”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
  • 1581***2838:台湾,你妈妈60大寿,喊你回家吃饭。
  • 1376***6312:想去北京看国庆庆典。
  • 1354***4713: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好更强大。
  • 1582***1029:中国,加油!
  • 1331***3113: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岁岁昌隆!
  • 1381***1395:60年沧桑见证中国巨变,愿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 1358***7650:台湾早日回归,中国和平崛起。
  往期回顾 更多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