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结婚证
质量高了:从“牡丹花”到“防伪标”
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嫁习俗一般沿习旧制。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而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
芝罘区婚姻登记处搜集的结婚证书里面,从最初的一张奖状大小到现在巴掌大的一个小本本,印刷也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好保存。用贺主任的话说,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婚证越来越规范了,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在贺主任提供的一堆结婚证里面,有一份1958年的结婚证。除了和平鸽图案,稻穗、棉花也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这反映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