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八成小学生9岁前“触网” 家长反对更易成瘾

2009-08-19 15:34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小学生群体中已初现‘网络成瘾’现象,其中,‘网瘾用户’占7.1%,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18日,我国首部《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起、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负责实施的专项调研,重点对小学生网民互联网使用情况、家长对待孩子上网态度、小学生网民使用网络专属产品的态度,以及互联网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报告表明,小学生群体已非互联网使用的“净土”。

学生“触网”日趋低龄化

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0岁至19岁网民构成了我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比例达到33%。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娱乐服务,均对互联网在该年龄段人群中的普及起到“催化剂”作用。10岁至19岁的网民人群,涵盖6年制小学的4至6年级小学生,而小学生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10岁以下网民从去年的0.4%增长到今年的0.9%,总数大约在300万人左右。由此可见,互联网对小学生的渗透,正逐步加大。

本次《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以北京、上海、武汉为抽样城市,以6至12岁小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样本。每个城市选取800个样本(400个学生、400个家长)实施问卷调查,并接受调查访谈。

报告显示,现在的小学生接触互联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低年级”阶段,约八成小学生在9岁前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学生在学龄前甚至1岁就已接触网络;在接触网络时间方面,大部分小学生“只在节假日(周六周日)上网”,有过半小朋友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小学生上网最经常的地点是“家里”。

网络已成为小学生最喜欢媒介中的第二选择,紧随电视之后。“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也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学习”。小学生倾向于被动地使用网络,最常登录的是一些“门户网站”和“小游戏网站”,也有相当一部分喜欢登录“儿童社区”,和班级同学一起上网。调查显示,游戏是上网小学生的“最爱”,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九成,但游戏也是网络成瘾的主因。

“网瘾”异化孩子行为

持续上网时间长,每日上网时间过多,是否就是“网瘾用户”?此次专项调研以一个“必要条件”和3个“补充条件”,对“网瘾用户”进行了界定。据此标准,本次调查的1079名上过网的小学生中,共有77名小学生有“网瘾”,占比7.1%;另有55名小学生有“网瘾倾向”。

据了解,男孩上网成瘾比例(9.5%)明显高于女孩(4.6%),这说明男孩更容易沉迷于网络;“网瘾用户”更多出现在家里没有电脑的家庭。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上网成瘾比例(13.7%)大大高于家里有电脑的学生(6.5%)。

与此同时,在父母不同意孩子上网的家庭中,很明显拥有更多网瘾孩子,其比例为10.5%,高出父母“同意”孩子上网的家庭4个百分点。专家表示,究竟是父母“不同意”孩子上网造成孩子网络成瘾,还是孩子网络成瘾迫使家长“不同意”其上网,还需进一步验证。但由此可看出,父母对孩子上网行为过于强硬的干涉、控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统计数据显示,“网络成瘾用户”小学生在具体行为方式上,与同龄人表现出诸多不同。“网瘾用户”更多对父母限制行为作出叛逆反应,这一反应在“网瘾用户”中的比例达到31.2%,远远高于“非网瘾用户”的17.7%;在浏览到不良信息时,更多的“非网瘾用户”(77.2%)表示会自觉停止浏览,而“网瘾用户”中仅有63.6%表示会自觉停止浏览,控制力远低于“非网瘾用户”;“网瘾用户”偏爱网络游戏,而“非网瘾用户”则更喜欢休闲类小游戏;在学业成绩方面,调查报告显示,“网瘾用户”的学习成绩较“非网瘾用户”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