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滚动新闻

中国价格协会:下半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或通缩

2009-08-19 11:45

下半年既不会形成明显的通缩,更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胀

上述两种看法似乎都颇有道理。但我不认同这两种相反的结论。我认为广东和全国今年下半年既不会形成明显的通缩,更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胀。全国的CPI和PPI下半年会在逐月收窄降幅中走向平稳和协调,到年底两种价格水平最多分别回升到1%至3%之间;明年预计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通缩或通胀,而可以控制在温和性上涨3%至5%之间的格局。理由是:

第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调控的经济。价格既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又是调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手段,所以国家把价格正常运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从上世纪90年代实现经济软着陆的调控目标以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例如:去年初发生以猪、粮、油等食品涨价为龙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来势甚猛而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国家强化价格监管、出台临时干预措施,把监管和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使价格在供求平衡中很快就回到平稳的水平上。今年以来国家在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大量收购大豆和猪、粮等重要商品增加库存的举措,正是为了解决人们的通缩或通胀之忧而采取的得力措施。所以,我国保持市场价格正常运行既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又有可靠的体制保证。

第二,上述关于通缩预期的分析是有根据的,但在我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中央为了避免通缩的形成和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经过努力取得了当前的经济企稳回升的复苏局面。这正是防止通缩的得力措施和物质基础。尽管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普遍回升后,CPI和PPI仍处于负增长,但这是两者走势存在时间差造成的。只要顺着上半年的调控方向走下去,随着下半年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发展,CPI和PPI的走势将逐步走向合理的水平。

第三,上述关于通胀预期的分析也有一定道理,但对今年以来的货币投放、投资、居民有效需求增长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等总需求的增长,是否已经超过总供给而一定要发生通货膨胀,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这种促进总需求增长,正是为了解决存量过大的总供给而可能发生通缩的措施,这种措施往往要用“矫枉必须过正”的办法才能解决问题,使在消费需求全面回升中再从实际出发进行适度调整,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运行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其实我国当前的总供给相当雄厚。一是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油、肉、禽蛋、鱼供应充足,库存储备也超过历史水平。二是煤炭、石油、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供过于求,库存丰厚。三是大量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加上外需萎缩,大量出口商品转内销,供过于求的矛盾很突出。同时信贷增长过快,相当部分已被股市、楼市吸收,不一定都集中在CPI上,而现在的PPI下降正是有利于抵消部分CPI上涨的平衡点。

编辑:宁波 来源:南方日报(文武汉 作者系广东省价格协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