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 |
中国价格协会:下半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或通缩 2009-08-19 11:4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全国的CPI和PPI下半年会在逐月收窄降幅中走向平稳和协调,到年底两种价格水平最多分别回升到1%至3%之间;明年预计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通缩或通胀,而可以控制在温和性上涨3%至5%之间的格局。 从广东到全国,经济复苏的曙光已现,尽管还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向好的格局已经形成。现在的问题是,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居民消费价格(CPI)到底是走向通缩还是转为通胀,这是近期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CPI、PPI双下降,通缩格局不可避免? 很多人担心下半年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他们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CPI、PPI双下降,通缩的格局不可避免。理由是,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以来,我国的CPI和PPI一直处于下降的区间,今年上半年CPI,广东同比下降2.7%,比第一季度下降扩大了0.8个百分点。同期全国下降1.1%,比第一季度下降扩大0.5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CPI环比也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上半年PPI同比广东降幅大过全国平均降幅5.9%,1-6月广东和全国同比降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处在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上半年全国下降8.7%。同时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所以通缩的局面很难避免。 股市涨、楼市涨、物价涨,通胀正在逼近?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通胀正在逼近,很多专家支持这种看法。理由是:一、货币信贷与价格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就要推动价格上涨。今年上半年我国信贷投放总量高达7.4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信贷的巨量投放必然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超过GDP增幅过大,也会推动CPI的上涨。在中央出台两年增加投资4万亿元的刺激方案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3.5%,比第一季度加快了4.7个百分点,而同期GDP仅增长7.1%,比第一季度只加快1个百分点。三、城乡居民有效需求增长超过GDP增长过大也会引起CPI的过快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GDP增幅不少,其中城镇居民增长9.8%,农村增长8.1%,都高于同期GDP增长7.1%的水平。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与GDP增长不同步也会引起CPI的波动。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5%,超过GDP增长7.1%的7.9个百分点。五、从宏观方面看,我国今年上半年以来股市一路看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长近40%,如果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也在未来继续上涨,中国经济将最终走进“股市涨、楼市涨、物价涨”的“通胀三步曲”。六、推动中国通胀的主要两端:一端为下游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例如:“住”和“食”;另一端为进口依存度高的大宗原材料、原油等,由于受累于全球经济,中国将伴有结构性通胀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