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 |
就业歧视催生“代检族” 就业体检需依法管理 2009-08-10 13:20
北京的白小姐今年大学本科毕业,朋友介绍她找到一家软件公司工作。送上简历过关了,面试又过关了,公司经理决定聘用她,但要求上班前先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检,体检合格后才能正式录用。 “我一听要体检心里就打鼓。在学校时做过体检,没有大问题,就是脾大点、血色素低点,可谁知道这两年情况有没有变化呀!一起玩的同学里有得乙肝的,平时大家一起玩一起乐,没在意过,现在慌了,真怕万一有毛病。”还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到网上联系了一个代体检者,之后,凭着合格的体检通知单,她和公司签订了正式的聘用合同。 据代检者说,每年的六七八月都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里,代检者也是最忙的时候,一般代检收费为1000元至2000元间。 记者从网上抄下一个自称北京阳光体检代理服务公司的代检者电话,谎称需要代检,接电话的人对代检结果很有信心。他说:“我们干这行好几年了,我每年都有200多个客户,还没出过问题。你要不放心,我们也可以先代检后收费,给你体检表时你再付钱……” 在网页上,“北京精诚体检服务代理公司”和“北京阳光体检代理服务公司”是很惹眼的代检公司(也许根本没有注册)。他们宣称能为“乙肝患者体检过关、福利体检过关、公务员体检过关并办理出国健康证”等,并称“本团体作为该行业的始创者,历经五年的发展,实力雄厚,资源充沛。熟悉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及东北各省市各大医院体检流程”,并称公司“信誉良好,让你不输在体检上。促进公平就业,消除乙肝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代检闻名全国的是“体检先锋网”,这是一家专门以体检代检为目的的网站,在业内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他们标榜“消除歧视、促进和谐”,因在业内知名度较高,还经常遭网站外人士冒充,以至“体检先锋网”不时在业内“打假”。为了便于工作,该网站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区,主要以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为主,再向周边辐射。一旦确定真的有人需要体检代检,他们会通知相应区的负责人安排代检。 过度的反应使乙肝患者被迫“隐匿”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代检者族群的形成和乙肝患者遭遇的就业歧视有直接关系。他说,很多时候,歧视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社会各界出于善意的宣传反而使公众对 “乙肝携带者”形成过度反应。这使乙肝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压力,还要面对疾病之外来自社会的压力。这样的社会环境为 “代检”行业的兴起,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说,如果一个求职者仅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这个患者本身不具传染性,若肝功能正常的话,也不会转化为肝病患者,但几乎所有患这种病的人,在求职时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阻力。这位医生说,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以及预防宣传的不到位,使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处境越来越艰难,这个问题需要尽早得到解决。 小刘在北京工作三年多了,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他说上大学前就查过“两对半”,上大学的体检表是母亲托人从后门要来的。这些年他一直不敢暴露病情,怕受人歧视,不敢当众吃药;怕影响他人健康,尽量减少社会活动。他说,“藏着的滋味可不舒服了,性格都变了。”因为一直避免和他人接触,他的性格变得有些“个色”,至今连女友还没有交。 对此,武汉律师陆瓯认为,一些法规虽然在制度层面上消除了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但现实中乙肝歧视并未得到有效根治。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几次拒招乙肝病毒携带者进入政府做公务员,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极大。他说,入学、劳动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携带乙肝病毒而被剥夺。“我个人赞成出台规定,取消常规体检中的乙肝检测。”一些医生也认为,让乙肝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这有利于患者从暗处走向明处,更易于疾病的科学防治。 就业体检需依法管理 “能有这么多体检代检者么?”北京某医院的医生听了记者的叙述甚感惊奇。她说她知道在体检时有人代检,工作中也遇到过托关系找她想开出一张合格体检表的人,但从没想到有这么大一个族群在网上堂而皇之地替人代检。她说,医生一般是不会随便给人开出合格体检表的,但在体检过程中出现鉴别错误,是有可能发生的,毕竟,医生的工作是给病人看病,看病的目的是为了不发生诊断错误,以保证患者的医疗效果。但听了记者的叙述,她还是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表示今后在工作中要注意代检问题。 北京国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国认为,解决代检族问题,首先还是要解决乙肝患者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他认为,从客观上说,一些行业确实不适宜乙肝患者就业,比如食品加工、餐饮行业等,都要考虑大众的健康安全,但更多行业对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是可以放宽标准的,比如计算机行业、比如一般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不应该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设置过高门槛。他认为,劳动管理部门应该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出不同从业人员的健康标准,加以规范细化,以避免就业歧视的问题发生。 张国律师还认为,对目前存在的代检行为,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必要手段予以制止。要加强宣传,让代检者和委托代检的人都明白,这种行为既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从事这种交易存在很大风险。如果因为患者隐瞒造成传染,伤及他人,受害人有权依法进行索赔,这样的案例在国内早有发生。 编辑:关晓萌 肖冠男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田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