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2009-08-03 23:29:52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1939年夏末,有人把卓琳介绍给邓小平。邓小平非常喜欢卓琳,但是卓琳一开始却拒绝了。“我还年轻,还不想结婚,”卓琳说。

“妈妈毕竟还有点‘小资想法,害怕爸爸是一个老革命,没有文化,她们说不到一起,”邓榕说。

但是当邓小平要求他们谈一谈时,卓琳答应了。就像邓榕在她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最终,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对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在毛主席的窑洞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参加者包括毛主席和其他党的领导人。几天后,这对新婚夫妇就奔向了太行山抗日战争前线。在那里,邓小平和刘伯承指挥八路军129师英勇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战胜利后,他们继续共同作战,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奠基。

新中国刚成立时,卓琳曾经在重庆担任过小学校长。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掌管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发展。他要求卓琳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因此,卓琳专心作起了邓小平的秘书。

同时,她成为“天下第一好妈妈,”邓家的长女邓林说。

因为邓小平和卓琳都喜欢孩子,所以只要亲戚、老战友有困难,他们就承担起照看孩子的任务。虽然卓琳管理家庭财政方面不太在行,但她以她的爱和真情关照着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给全家人织毛衣。她织毛衣的技术无人可比。

五、六十年代,“我记得在夏天,她经常半夜起床,在屋子里洒水,以降低屋子里的温度,”邓小平的妹妹邓先芙回忆说。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资料照片:这是退休后的邓小平在家中阅读报纸。一旁,卓琳在为孙子讲故事。

卓琳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她不是每天督促孩子们的功课,不是让孩子们死读书,而是非常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多种兴趣,特别是对新科学技术的兴趣。她自己看书,也经常把读到的知识讲给孩子们听,并鼓励孩子们多看书、多参加课外活动。她爱孩子们,也非常尊重孩子们,即便是学习、生活、结婚、选择职业这些重大事情,她都很信任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身教重于言教。邓家的子女们都一再强调,一个良好的家风,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都与这样一位睿智慈爱的母亲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在她退休以后,卓琳把她的挚爱洒给了更多的孩子们。1992年,卓琳和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捐献5000元。1994年,她又把补发的4000元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去年五月十五日,她把积攒下的10万元作为抗震救灾善款,捐给中国红十字会。邓家子女说,妈妈是一个公务员,她的工资除了生活之外,全部捐给了教育、慈善、救灾、扶贫、残疾人事业等等,而且都是不属名的。

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嘱咐家人,把她的眼角膜和遗体都捐献出来。跟她的丈夫一样,她的骨灰也将洒向大海。

1997226日,她对家人说:“我想要求你们,一定要像邓小平同志那样,时时事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老老实实为人民做事情,这是对邓小平最好的怀念。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念书的好好念书,工作的好好工作,做一个好党员、好公民……”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  高级编辑  黎星    编辑  裴培  张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