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2009-08-03 23:29:52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央军委办公厅原顾问卓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29日1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儿孙们在卓琳生前的房间设了灵堂,并摆放了她访问美国时讲话的照片。这是她生前最喜欢的照片。照片下面摆放了五个儿女们以及他们家人敬献的花圈。摄影 黎星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5日报道:729日卓琳同志去世后,前来追悼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他们带来的花圈、花篮摆满了院里的过道和走廊。整个米粮库胡同最西头的院落里飘满了百合和菊花的芳香。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729日,邓小平遗孀卓琳同志终年93岁,前来追悼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他们带来的花圈、花篮摆满了院里的过道和走廊。一些海外人士也送来花圈,以表哀悼。 摄影 黎星

“妈妈走了,但是,无论在哪个角落,我都感觉她仍然在我们身边,”邓家最小的女儿邓榕说。

庭院里有她领着全家人种下的雪松、西府海棠和石榴树。如今,雪松枝叶挺拔,直冲云霄;海棠和石榴树果实累累,静候秋收时节。

餐厅里,儿孙们仿佛还能听到她的朗朗笑声,还能看到她和大家热闹地讨论问题的场景。

在老爷子的书房里,大家清晰地记得在邓小平追悼大会的第二天,卓琳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开会。大家坐好之后,她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手拄拐杖,深情地回顾了她们三姐妹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她们的追求和相互之间的感情。

她说:“我和你们说这些,是希望你们记住,你们的上一辈人是怎样生活的。同时也希望你们想一想,你们作为新的一代人,应当怎样生活……”

公众悼念卓琳同志,主要是赞赏她对邓小平全心全意的支持。1978年末,在总设计师的指挥领导下,改革开放掀起大潮。此后的岁月是他们58年婚姻中的高潮。三十年里,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其中卓琳对邓小平的支持功不可没。

家人眼里的卓琳:她是爱、奉献和幸福的源泉(组图)
资料图片:邓小平和卓琳。

但是这对伟大的夫妇同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无论在多艰苦和严峻的环境下,卓琳一直在邓小平的身边,支持着他,陪伴着他。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两次被打倒。有两年,60多岁的邓小平和50多岁的卓琳被发配到江西。两人一起在一家拖拉机厂工作,又一起照顾遭受迫害致残的大儿子邓朴方。他们互相支持,相互鼓励。卓琳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邓小平承担了家里所有的重活——劈柴火,给卧床的儿子洗澡。

然而,在儿孙们的眼里,卓琳不仅仅是个忠诚的妻子和充满爱的妈妈。

邓朴方说,妈妈首先是个革命家。她的纯真,慷慨,对自由的向往和正义感,使她能够影响家人和工作人员,并使得家里永远保持着爱、奉献和幸福的氛围。

“因为她的纯真和率直,她的人生才有滋有味;因为她的纯真和率直,她的一生才很幸福;而因为她的纯真和率直,她也给予了周围的人幸福,”邓朴方说。

当然,朴方和邓榕都强调,卓琳不是一夜之间成为革命家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