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Home > 人物风采

刘现军:二次创业燃烧激情

2013-03-06 11:19:46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刘现军:二次创业燃烧激情

一年前,吴江市科技领军人才、归国博士刘现军在吴江科创园创办的苏州楚凯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他在开业仪式上说:“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向全球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物化学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在进行研发外包服务的同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心脑血管等药物。”

“吴江一瞥”激发创业梦

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刘现军,随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读了生物化学的博士后,毕业后在美国Shair制药公司和美国陆军医院药物研究所从事了六年多的新药开发工作。2009年7月,他到苏州参加国际精英周活动时,到吴江参观考察。正是那次的“吴江一瞥”,让刘现军生成了创业的梦想。

2010年2月,刘现军向吴江市政府递交了申请,获得吴江科技领军人才称号,同时与投资公司洽谈,着手准备新公司的开业。

2011年1月,刘现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辞去了美国稳定而令人称羡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人生的二次创业中。楚凯公司目前的业务以药物研发为核心,另外还包括服务外包、过期专利药工艺改进、与国内大型制药公司合作研发等。目前已有一款抗菌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并接下了150万元的生产订单,这是企业联合制药厂研发生产迈出的重要一步。楚凯药业还借助苏州大学有机合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在人才、项目研发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合作创新造就优势

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世界抗癌药物市场迅速扩大,刘现军采取和医药企业合作开发的策略降低研发风险。回国以来,刘现军已与国内外不少制药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

通过吴江市侨联的多次牵线,楚凯药业和吴江当地的吴赣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了研发生产的合作,并促使双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优势互补。此外,公司还与平望曙光化工厂洽谈研发治疗眼疾方面的药物。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产业中极具前景的一块天地,具有不可估量的爆发性。在大环境下,医药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医药产业中。刘现军清楚地知道,新药研制到专利审批需要很长时间,过期专利药的工艺改进可以使医药产业走捷径达到目的。“专利药过期后,我们通过改变其合成路线,使它的成本降低,从而可以较快地获得收益,这是很多医药企业都会选择的方式。”刘现军表示,在实践研制新药理想的同时,做仿制药及走出去与成熟的制药企业合作,才是现在生物医药企业的优势。

5年后销售将达2亿元

刘现军介绍说,“现在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以仿制药为基石,因此必须稳扎稳打,避免资金链断裂。”2012年公司已投入资金6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装修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在药物研发方面,研发的抗癌药物蛋白酶p-3活化剂将完成细胞和动物实验。在研发外包方面,公司运营至今已实现销售近500万元,今年销售预计1000万元。明年,在目前已有药物产业化基础上,将实现销售3000万元。

刘现军说,发展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未来5年内,楚凯药业将在药物研发方面完成临床实验,实现该项成果的技术转让和产业化;在中间体研发销售方面,手性药物中间体药物完成销售额1亿元,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5年后,楚凯药业的目标是建立一支优秀的医药研发和生产队伍,销售达到2亿元,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刘现军简介:

刘现军,上海复旦大学博士,有机化学专业,省双创人才,吴江科技领军人才,发表20多篇论文和6个专利,现任苏州楚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参加创业周活动,次年落户吴江,创办苏州楚凯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20万元,主要从事向全球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物化学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在进行研发外包服务的同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死亡率的肿瘤、心脑血管、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新药。2012年公司已投入资金6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装修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在药物研发方面,研发的抗癌药物蛋白酶p-3活化剂将完成细胞和动物实验。在研发外包方面,公司运营至今已实现销售近500万元,今年销售预计1000万元。明年,在目前已有药物产业化基础上,将实现销售3000万元。

精彩热图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