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吃的家常菜,就真的科学健康吗?事实上,有许多家常菜,不但做法错误,导致大部分营养 流失;有的搭配不当,还会产生一些毒素,长期食用会致病。下面这10道危险的菜,你100%吃过!
第一道:奶白鱼汤
作为千湖之省,咱湖北人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鱼。家里熬鱼汤,都讲究时间长、火候老,熬得越白越浓越好。但这种做法竟然一直都是错的! 鱼汤熬得越白,对我们的身体就越有害!
鱼汤熬的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多
我们总以为把鱼汤熬得越浓白,汤里的营养就越丰富,可事实恰恰相反, 熬的时间越长,温度过高,鱼汤里面的营养元素反而会被破坏得越多 , 高于240℃的油锅会使鱼肉蛋白变性,产生有害物质。
鱼的营养不在汤里,90%都在肉里
很多人觉得鱼汤的营养都被炖煮到了汤里,所以只喝汤不吃鱼肉。这是极大的浪费! 因为食材本身的营养物质,不会因为烹煮而完全溶于汤中。 鱼汤中只有2%的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高达40%,真正好的营养成分90%都在鱼肉里 , 可想而知如果只喝汤不吃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鱼汤越白,脂肪越多,危害越大
分别选两条鲫鱼、两条胖头鱼,用同样的做法熬成汤,每组鱼都各熬10分钟和20分钟,最后用专业仪器进行脂肪含量的测试。
检测结果如下:
炖煮时间 | 鲫鱼汤脂肪含量 |
---|---|
10分钟 | 0.5% |
20分钟 | 1.8% |
炖煮时间 |
胖头鱼汤脂肪含量 |
---|---|
10分钟 | 0.92% |
20分钟 | 1.6% |
煮了10分钟的鱼汤,再接着煮10分钟,鲫鱼汤的脂肪含量增长近4倍, 胖头鱼汤的脂肪含量增长近2倍。也就是说, 炖煮时间越长,汤越浓,脂肪含量越高 。
而为什么鱼汤越炖越发白呢?这是因为, 鱼本身的油脂不溶于水,在炖煮的时候脂肪被乳化,乳化后这些脂肪就变成了白色 , 炖的时间越久,乳化越充分,颜色也就越白。
常喝这种高脂肪的奶白鱼汤,危害不小:
1、对于产妇来说,可能会造成心血管的负担,体重增加;
2、作为正在吃 母乳的婴幼儿的 辅食,喝这种高脂鱼汤,其消化道也会受一定影响;
3、对于四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会给血管带来压力,也要尽量地少喝这种奶白色汤类;
4、家有痛风病人,喝高脂肪的奶白鱼汤会加重他们的病情,阻碍肾脏排出尿酸,所以一定要少喝或者不喝这种鱼汤。
PS:鱼肉本是低脂肪、高蛋白的好食材,但如果炖煮得太久,汤中释放的脂肪和嘌呤也就越多,这种情况下只喝汤不吃肉的话,反而于我们的健康不利,望大家以后煮鱼时多多注意。
除了“奶白鱼汤”以外,下面这9道家常菜,有的毫无营养,有的甚至还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