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聊城
![]() |
山东聊城低碳和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2011-03-10 08:54
中国日报网消息: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聊城市积极建立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生态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十二五’聊城将不遗余力地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向生态型现代工业转型的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市长林峰海对《中国日报》说。 林峰海介绍说,聊城市在加快膨胀经济总量的同时,严把节能环保关,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决说“不”,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支柱产业,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能。聊城市在全省率先把年产量5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全部取缔,对于耗能高特别是排污严重的一些企业严格执法。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行业中,总结推广16种循环经济模式。全市万元GDP 能耗控制在1.38吨标准煤以内,比2005年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达到2.19吨标准煤,比2005下降32%;万元GDP取水达到165.34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44%。 同时,积极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去年在城区主干道上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0部,计划在今后5年时间里,每年推广应用100到150辆新能源客车、纯电动轿车。 目前,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39家。聊城金太阳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先进技术,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变废为宝,生产出生态有机肥,不仅解决了污泥的污染问题,还大大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每年可开发盐碱地30万亩。 在聊城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进一步向低碳转变,积极发展清洁、低排放、循环利用的低碳农业,农民生产和生活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刷磁卡灌溉良田,节水省油;用沼气照明做饭,节煤省电;大棚滴灌技术,节水省肥。 林市长说,具有低碳和生态经济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聊城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并走在了全国前列。去年,中通客车公司有200多辆新能源客车销往省内外,销售收入达2亿元。 未来5年,聊城市主城区60%以上的公交车将更换为新能源客车,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超过50%的城市。而目前,聊城市正着力打造聊城经济开发区和高唐县开发区两个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完工后,全市新能源客车生产能力将达2万辆,低速电动车生产能力45万辆,销售总收入300亿元。 林峰海说:“今年,聊城市将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示范推广。努力做到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推动人工湿地建设。通过各种措施,使聊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开心、更幸福!”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 鞠川江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