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舆论热议李克强总理记者会:“坚定果敢尽显大国总理范儿”

2014-03-16 13:35:29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会后,境内外媒体、专家和网民对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给予高度评价。

言辞间尽显大国总理的开放与自信

外媒记者提问机会多,面对锋芒毕露问题毫不回避。媒体都注意到,与往年的总理记者会有所不同,今年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不是国内主流媒体的记者,而是美国CNN记者,甚至连第二个提问的也是外媒——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央视网盘点,全场记者招待会共点名15位记者,境内、境外媒体之比为6∶9,外媒占比明显高于以往的1∶1左右。解放网称,总理记者会上,前5个问题有4个由外媒提问,从失联的马航到中国金融风险,从中国与周边关系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言辞间更显大国总理的开放与自信。而在主持人宣布记者会结束、大家纷纷站起准备退场时,有一位记者大声地问:“今年会有新的惠港政策出台吗?”总理回答:“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的,我们都会去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不少境内媒体对此作了报道。香港文汇网随后在网站首页头条报道称,“总理记者会文汇记者‘收官’提问”。

形象比喻迭出,深入浅出答热点。中新网称,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从失联的马航客机到中国金融风险,从中国与周边关系,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及至外交、民生保障、反腐等诸多问题,李克强均坦诚以对,常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释政府工作,回应经济社会热点。如谈改革,“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简政放权开了弓哪有回头箭”,“改革会动‘奶酪’但我们义无反顾”、“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谈民生,“干一寸胜过说一尺”;谈反腐,“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谈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凤凰网则称,总理在提到与周边国家关系时,“自曝在越南逛小店,与老板聊和平友好。”

言辞生动幽默,气氛活泼热烈。英国《金融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英国路透社的记者均是用中文提问的,总理先后称赞他们“中文说得很流利,也很标准,我听懂了。”“你的中文就更标准了”“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但是,“因为这是中外记者招待会,还得请翻译做一次翻译。”“还是需要再翻译一次。”听到这些话语,在场记者们脸上现出会心的微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以“三赞外媒记者中文流利”“总理再展‘克强style’:连续3次赞外媒记者汉语”等为题转载了相关报道。而当人民日报记者一口气介绍完自己“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记者”的身份时,总理调侃他“有三个头衔”。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以“调侃提问记者有三头衔”“调侃党报记者有仨头衔”等为题转载了相关报道。

问题聚焦当前国内外热点事件,数据信手拈来。人民网评论称,今天的总理记者会有6个关键词:一是生命安全,二是中国经济,三是深化改革,四是反腐倡廉,五是简政放权,六是中美关系。总理回答经济问题客观理性,一分为二。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总理回答记者提问的一大亮点。《新京报》称,听记者提问时,总理多次提笔做记录;回答提问时,屡次举起右手做一些手势。记者提问涉及到的各项改革举措、经济数据等,总理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称赞记者招待会考虑周到,服务温馨。新华视点、大公报、香港文汇网、东方网等微博称,不少一大早空腹来抢座的记者惊喜地发现,今年金色大厅不仅新增了无线wifi,还在旁边澳门厅为记者准备了精美早餐,让等待不再枯燥。如此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令记者称赞。央视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今年总理、译员等人铭牌上的汉字下面都标注了英文,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开放的姿态。

充满改革的决心,反腐的意志,民生的情怀和担当的勇气

央广网报道,今年,在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克强回答了国内外记者的15个问题。有人用四句话形容这场发布会:改革的决心,反腐的意志,民生的情怀和担当的勇气。

聚焦马航失联飞机,体现了政府一心为民、保护本国公民生命权益的坚定理念。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评论称,这次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提到马航失联,可见此次事件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从李克强总理的回答中,我首先深切感受到,中国政府包括李克强总理本人,都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直关注,这说明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人确实是一心为民。第二,李总理强调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弃。这不仅说明了我国政府关心自己公民生命的坚定理念,也表明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政府的力量强大了,保护我们公民的能力加强了。第三,李克强总理强调,今后要加强政府的责任,要贯彻执行和维护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海外合法权益问题,这不仅是说在嘴上,而是要采取行动,包括加强民航安全等。由此,我深刻感受到,执政为民是本届政府的最高原则。

关注反腐败,表明政府把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评论称,百姓这几年来对腐败现象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而且影响到了一般百姓和一般公务员的关系,影响社会和谐。新一届政府去年在反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百姓都很满意。李克强总理说,“我们是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反”,再一次表明了政府把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我相信在这方面,今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马振岗评论称,反腐不仅是抓几个人或者打几个大老虎和打几个苍蝇,主要是从制度上保证不出这个现象,这一点李克强总理讲得非常好。一定要采取措施,从制度性、措施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杜绝贪腐现象的发生,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

支持简政放权,相信政府能够在这个大问题上作出更好的文章。马振岗评论称,李克强总理的回答,使我想起他去年在记者招待会上讲的“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要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一年的实践表明,李总理和新一届政府确实按照这种决心坚定地做了。当然,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很难;简政放权还涉及到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经济转型中非常深刻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简政放权不会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今天李总理讲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一抓到底,一往无前,一定要啃这个硬骨头。我非常受鼓舞,相信政府能够在这个大问题上作出更好的文章。

关注经济挑战,高度认同总理“更应重视的是增长数字背后的民生”。贺铿评论称,本届政府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能把过去以GDP论英雄、粗放的发展方式调整过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保持经济健康增长,不能一蹴而就,政府需要有耐心,同时也要防范于未然。总理讲到“把斧子磨好才能劈好柴,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你再措手不及”,我觉得这个思想非常好。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我们的宏观调控会更主动,更有成效。对于经济增长目标,我认为总理说得很对,我们更应重视的是增长数字背后的民生、背后的就业、背后的居民收入,而不是过分地纠结于是不是低于7.5%。

关注雾霾和房地产等社会热点问题,认为抓到了要害、令人鼓舞。马振岗评论称,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不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行为宣战。”“对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决不手软,对那些无作为的要追查责任。”李总理的表态令人非常受鼓舞。雾霾的形成,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官员把发展放在前面、只追求GDP,治污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态度不坚决造成的。解决雾霾问题虽然不易,但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能办到。贺铿评论称,房地产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过去宏观调控看起来抓得很得力,实际上这些措施都是非市场手段的措施。李克强总理谈到,本届政府的重点是解决住房困难的、贫困的这一部分居民的住房,主要解决棚户区问题,这个才是抓到了要害处。同时尽快出台房产税,相信可以解决炒房的问题。

关注与港澳台关系和中国外交问题,认为表态明确、立场坚定。贺铿评论称,大陆的经济发展给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益处。确实像总理所说,如果说没有大陆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影响下,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经济,不可能发展得这样顺利。从总理的表态可以看出,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会继续保持密切的经济互补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这个政策不会改变。马振岗评论称,李总理对我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作了一个根本性的评价,即中国在对周边国家外交方面,态度是友好的,立场是坚定的。总理的讲话实际强调了两点:第一,我们愿意同周边国家改善和发展关系,周边国家大多数也都是希望和中国和平共处。第二,我们不能吞下任何国家去做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苦果。后一点总理的表态非常明显,非常坚定。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光谦评论称,从总理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中国有最大的诚意并一直努力致力于发展正常的中美关系。目前,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来自美方,不来自于中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是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如果美国不能做到互利共赢,至少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时代,包括中美两国在内,利益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中美不对抗、不冲突是两国关系的底线。

网民:“有气魄、真水平,尽显大国总理范儿! ”

13日以来,网民纷纷在主要门户网站及微博留言,表达看法。

纷纷称赞总理在答问过程中自信干练、思路清晰、务实具体、掷地有声。网民称,“总理答记者问思维严谨,条理清晰,务实具体,赞强哥!”“不打官腔,不说套话,实实在在,一针见血!大赞!”“总理讲话自信练达、掷地有声,饱含深情、亲民务实,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坦率果敢、信心坚定,真心赞一个!”“李总理的思路非常清晰,语风和语速都让人耳目一新,说得实在、答得漂亮,永远支持您!”

高度评价总理答问过程中展现出博学专业、高瞻远瞩、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大国总理形象。网民称,“总理的回答非常专业,总理的博学淋漓尽致。强哥,帅!”“总理目光长远,说到做到,‘强’音给力!”“总理讲话幽默,妙语连珠,总能让会场气氛轻松活泼。”“总理回答很精彩,手势很经典,有气魄、真水平,尽显大国总理范儿,希望在李克强的带领下,中国经济能创出新奇迹!”

普遍认为总理回答热点问题语重心长、稳重睿智、态度坚定、充分体现出“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执政理念。网民称,“‘人命关天啊!’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李总理时刻惦念着失联航班,让我们共同为MH370祈福!”“‘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总理说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让我们共同为马航祈祷。”“李克强的回答稳重睿智,不难看出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满怀希望!”“民众都关心房地产问题。总理回应说房地产问题要分类施策、分城施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思路清新,值得期待!”“向污染宣战,其实是向自己的发展和生活方式宣战。强哥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好!”

大力支持深化改革、推进反腐、规范债务、治理雾霾、保障民生等各项具体政策。网民称,“零容忍是对反腐的决心和信心,支持改革,支持反腐!”“‘腐败零容忍’,总理语气坚决、态度坚定,我们也看到了党和政府现在的反腐力度。”“中国金融和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国总理是有信心的。”“政府债务的加强规范是很必要的,李总理提出的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一定能很好地进行规范。”“治理雾霾问题,就需要领导人要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对政府有信心!”“新一届领导人没让人民失望,希望继续关注基层、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民生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总理对民生问题的热切关注,给全国老百姓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期待将转变政府职能、打击贪污腐败、保障改善民生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民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网民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健全改革制度等等一切,我们翘首以盼。”“界定权力界限,不滥用权力,我们期待有力的执行!”“打破利益集团的垄断,让改革的红利更多惠及普通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很大。但人民支持总理,希望总理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新一届政府已经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点个赞!希望在异地医疗统筹、养老、教育等多方面民生问题上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在治疗环境污染、雾霾等问题上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期待各种保障房能够尽快统一起来,分配的过程也要更加公开透明,让每一个人都有房住。”“期待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效,让人们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


编辑:林雪晴 标签: 总理 李克强 大国关系 热议 金融时报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