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全球性媒体如何在推动公共外交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4-01-13 09:39:4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五、公共外交的宣传运动

全球性媒体可以在公共外交上扮演非常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制作和播放了一部优秀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影片展示了传统大国如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纪录片承认大国发展过程中的所需的基本价值观,如自由、正义、公平、人道主义。这种认可是中国的新提法。而之前中国曾用西方帝国主义来形容传统大国的成功。通过这系列纪录片,国际观众对中国有了这样的印象:中国正慢慢变得更加开放,并认可西方一直追求的价值观念。这意味着,中国的公共外交正以值得信赖的方式展开。

然而,也应该仔细关注全球性媒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一些卡通形象成为争论的热点,因为这些形象羞辱了某个宗教。此外一些视频和图片生动地描述了某些国家军事人员的不良行为。如果失扭曲的形象是创造出来的,又碰巧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这些形象可通过社交网络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一旦这些事件被媒体和社交网络报道,那么政府开展了很长时间的公共外交的努力将完全被摧毁。

这就是公共外交与言论自由之间存在的冲突。一家媒体是否要刊发一份令人为难的报道,应该由媒体自身依据新闻诚信准则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观众需要发挥制约与平衡的作用,而非政府。

严格地说,上面所提到的有关卡通形象、照片和视频的报道,媒体不对这些报道的负面影响负责,这是有关人们良心和人格的事情。因此,避免这些事情重演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人民。有人批评说,公共外交忽视了国内民众的参与,如果有关他们自己政府的外交政策的信息不是现成的,那么公民会错过开展民间外交的很多机会。公共外交不仅需要政府主动发起,而且需要所有公民的参与。

公共外交的宣传运动需要很好地组织,以获得国内各阶层的支持。

六、结论

大批政府广播和私人广播在全世界范围的观众数量增加。这些全球性媒体有责任为公共利益服务。最初,政府广播的建立是为了促进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它们的报道带着民族主义的观点。不过今天的全球性媒体预计在推动更高尚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这些价值观包括和平、人权和一般福祉,而且适用于所有人,不管他们是哪国国籍。

表面上看,全球性媒体报道符合公共利益的内容似乎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而实际上,观众反应不可能都是积极的,因为他们在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历史遗迹心态上存在差异。

如果报道的观点从全球层面转向地区层面,那么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更大。然而,每个地区都有影响其不同成员的敏感话题。例如东北亚地区,历史问题可能伤害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该地区每个国家媒体的报道没有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去解决关于这些争端引发的紧张。相反,媒体有时带着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报道,对历史事实却视而不见。

显然对媒体来说存在一些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空间,缓和笼罩在这一地区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怨恨。不能指望着这些国家很容易就达成一致意见,不过它们可以从相对容易的问题开始,慢慢建立和扩大共同点,然后转移到更为微妙的问题上。全球性媒体需要记住,与更大范围的国际观众相比,它们的国内观众相对较少。这为周边国家共同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便利。具有其强大影响力的全球性媒体是最适合联合公共外交项目开展的场所。全球性媒体不应忽视世界各地人们的情绪,因此全球性媒体应该行使其影响力促进超越国家边界的共同利益。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韩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马宁三 编辑:小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马晓棠 标签: 全球性媒体 公共外交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