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学者:上海自贸区战略考验中国政府改革开放决心和实效

2013-11-19 16:57:33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60条旋即出台,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业蓄势待发。其中,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先试战略被特别提及,尤为引人关注,这是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举措的重要连接点,堪称考验中国政府改革开放决心和实效的风向标。

首先,上海自贸区战略是中国政府的顶层设计,是开放环境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尝试。“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设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绝不能机械理解为原有四个特殊海关监管区的简单组合。应看到,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惟其如此,试验区建设步子要稳,要统筹考虑、科学决策。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合理资源配置去激发各个经济层面的活力和创造力。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还要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形成体系。上海自贸区推动顺利与否,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其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特区的“实验田”作用。

其次,自贸区战略是与国际发展趋势对接,应对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的方向性举措。改革开放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积极主动精神,提出能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前,我总体经济发展和外贸形势面临较大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依旧低迷,世贸组织已修正了2013和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分别由原来的3.3%和5%下调到2.5%和4.5%。今年前8个月,美国、欧盟、日本进口分别下降1%、3.7%和7.4%。此外,美国主导的TPP 被称为“没有中国但针对中国”的谈判,逼我接受其规则条款。从内部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0603.7亿美元,同比增长7.7%,但需要关注的是,受到外需持续低迷,人民币、劳动力等综合成本攀升,以及国内工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5月份进出口增速仅为0.3%。为帮助外贸企业脱困,中国政府出台了12条政策措施,着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但这种救市措施显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就是面向经济纵深发展,重新打造在全球经济中的价值链定位,打开突破口,再次“杀出一条血路”来。

再次,上海自贸区战略旨在以外促内,推动国内经济改革的倒逼机制。《决定》提出要以开放促改革,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要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为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正确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对市场能自发配置的不要越位,对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对长远发展的指导不能缺位。为此,就要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克服部门利益的掣肘。从目前上海自贸区已推出的政策措施看,这些方面正在积极探索,商务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大力推进服务业、金融、投资以及贸易便利化发展。今后,还应探索建立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作为改革开放的远期目标,要以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这种先试点再扩大、普及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途径。

最后,上海自贸区战略的实际效果,还要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体现出来。中央政策明确提出,要把上海自贸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三年试验期后,仅限于增加了贸易和投资的一些存量,而没有在体制机制上形成突破,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那么自贸区的政策效果就没有得到充分、完整的展现。当前,天津、重庆、青岛、厦门等地都在积极争取,全国范围将掀起第二轮自贸区设立浪潮,届时,以市场为导向、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自贸区网络,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迈向新层级的“火车头”。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 苑春强 编辑:马晓棠)

相关报道


编辑:陈笛 标签: 上海自贸区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