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西方及港台学者媒体热议李克强经济政策

2013-07-23 17:18:11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据《参考消息》7月23日报道,李克强经济政策引起西方及港台学者媒体热议,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经济新政策非“休克疗法”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0日报道】李克强总理关于经济增长上下限的表述,其实是对外资投行近日炒作的“李克强经济学”的直接否定。其实,只要熟悉经济史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巴克莱方案其实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开出的休克疗法的变种,而俄使用休克疗法结果惨败。这种“诱错式”的炒作,中国经历得太多了。抛开外资投行的恶意,中国经济也根本不需要波动,那是不必要的代价。

【台湾《旺报》7月15日报道】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将“不做刺激,用短期经济下滑而换取长期经济增长”与“李克强经济学”画上等号,并未涵盖其本质。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李克强总理最近提出“经济下滑不出下限”的要求表明,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仍然重视经济增长,但不会采取一种鲁莽的“激进措施”或者“休克疗法”来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

【香港《头条日报》7月15日报道】近期“李克强经济学”在投资界引起广泛讨论,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读。第一个误读,就是认为政府对经济增长容忍度大幅下降,进而推断今年GDP增长远低于7.5%的机会很大。另一个常见的误读,就是对财政和货币去杠杆化产生过度忧虑,担心会为经济带来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稳增长调结构”仍是政策核心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5日报道】巴克莱创造出新词“李克强经济学”,用以描述李克强的经济政策,意思是:不推出经济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加结构性改革。但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的观点可能更加贴切———中国将在改革和微调的混合模式下摸索前进。

【台湾《经济日报》7月15日报道】台湾政大教授童振源表示,巴克莱的“李克强经济学”没有明确目标,只是现象的观察,而大陆早已展开结构调整。浦东(上海)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巴克莱的只是一家之言,把问题过分简化,“调结构、促改革、保稳定”才是政策的核心。

【台湾《经济日报》7月16日报道】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等表示,尽管排除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但李克强在广西提出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传达了将维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中国经济成长率下限应是7%。若低于7%,可能采取扩大财政支出和降息来稳增长。

【路透社北京7月11日电】无论是强调在金融领域守住系统性风险底限,抑或李克强此次明确“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的提法,均透露出新一届政府将以较往届强势的态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而在政策选择上或许会更多放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及加大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马晓棠 标签: 李克强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