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新疆 最美的九个瞬间

2012-11-27 16:00:0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图游新疆 最美的九个瞬间

  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天山明珠

如果不是远处的山脉和耸立其上的云山横亘其中,赛里木湖蓝宝石样的湖水几乎与同样色彩的天空相接。一艘打捞冷水鱼的简易小舟,正准备横渡这如大海般浩瀚的湖面,除此以外,湖面上别无他物,纤尘不染。位于天山西段的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以海相称,是说面积之大,而之所以是“净海”,则是指湖水的清澈纯净,清末文人宋伯鲁曾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描绘它的湖水。如果不是从空中俯瞰,即使置身其中,也很难感受它的宽广和禅一般的宁静——从高空遥望时,湖面上连细微的涟漪都不见了。

我们选择了一张看上去很平淡的照片表现塔里木盆地

在创造一个复制的世界中,在创造一个比我们用自然眼光所见的现实更狭窄但更富戏剧性的二度现实中,愈少修改,愈少明显的技巧、愈稚拙——照片就愈有可能变得权威。

——苏珊·桑塔格

为塔里木盆地选照片轻松愉快,因为我们同时选择了一张遥感地图——它将整个塔里木盆地尽收眼底,不再有照片那样以局部代替整体的嫌疑,因为它就是整体,这是相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有了遥感地图,摄影师在表现自然景观方面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将那些表现更大场面、更大视角的任务交给遥感地图,他只要在空中表现5000米以下能看到的景色就可以了。

其实遥感地图现在越来越像照片,或者说像地图与照片的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照片即将消失。一方面,因为受到距离和镜头的限制,遥感地图在表现细节上无法与相机相比。另一方面,它冷冰冰的,没有情感和价值倾注其中,但是照片有。

有了这张遥感地图,我们就卸下了表达塔里木盆地整体印象的重负,只要选取一张能表达我们目标的照片即可。我想找一张不那么“如画”,不是那么美,而是很平静、很淡定地叙述塔里木盆地的照片。最终,我们找到了一张沙漠与农田相邻,看上去略显稚拙的照片。

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3个江苏省的面积),内部沙丘连绵,瀚海无边。但是这种特质无需表现,即使表现出来,也难以超出人们的预期和想象。

绿洲也是塔里木盆地的寻常景象,但是沙漠和绿洲的相邻之处是怎样的?这是很有意思的景观。一般而言,两种景观的连接处大多是渐进式而非跳跃式的,我们选择的这张照片,正是沙漠和绿洲两种景观的连接处,但二者之间的过渡却是跳跃式的:直接从黄色跳跃到绿色,从无生命跳跃到生机盎然。这是这张看似平淡的照片背后的深意。我也将这一意图告诉了李翔。

单:我们选用这张照片,其实还有一种想法,希望借此让航拍摄影师以后多注意一种景观向另一种景观的过渡地带,即景观的组合地带。比如沙漠与湖泊或是河流的组合;雪峰与冰川的组合;雪线、林线、山脊线、海岸线等都是景观组合地带呈现出来的风景。

李:拍摄这张照片前,我听到机长在耳边说:“我们就要飞出沙漠了。”这时我忽然想看看飞出沙漠的那一刻能看到什么景观,结果就产生了这张绿洲与沙漠握手的照片。

单:你怎么可以在一瞬间拍出这张照片?

李:事实上,我在空中没有任何时间思考构图,可以说每张照片都是偶然、随机的,但是多年航拍练就下来,再随意也不会偏差太远。

单:的确,这张照片看似随意,却意味深长。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愈少技巧,愈显稚拙,愈可能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