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竹海,藏不住的安吉 浙江安吉自助攻略
谦谦此君
我常说有山有水的地方,人最有灵气了。出得了文人、才子、艺术家。安吉的书画历史源远流长。明嘉靖年间,递铺画蟹大家郎葆辰就誉满京城,人称“郎蟹”。在现代,安吉也出了不少书画名人,如诸闻韵、诸乐三兄弟,在上海、杭州等地享有盛誉;晓墅杨植之、鄣吴金皆石、梅溪张振维,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塘浦康山沈遂真工书法,人称“浙北第一笔”。而出生于安吉鄣吴的吴昌硕先生,更是集诗、书、画、印于一炉,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被尊为“一代宗师”。他的弟子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沙孟海等也都是世界级的书画大家。
吴昌硕终其一生,以金石、诗、书、画“四绝”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近代艺术史上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本来是怀着朝觐的心情去安吉的,可是在行程上并没有安排去“昌硕故居”,真是一个莫大的遗憾。看来只有在安吉的山岚云气、竹韵泉声中去感受大师的艺术灵魂了。
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诗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安吉人日日与竹为邻,想必个个不凡。中国人爱竹,特别是文人爱竹,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一种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人爱竹,爱其色。竹叶青青,四季不变,携来三五文友,可学得“竹林七贤”,或置酒,或置茶,竹下品茶则绿色盈盏,竹下饮酒则翠色满杯。文人爱竹,爱其声。漫步竹林深处,偶有风过,则天籁声阵阵,加上几声不羁的长啸,好一派俊逸潇洒的魏晋风度。
人们把竹子简单的生物形态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品格。竹子中空,象征着文人虚怀若谷的精神境界,而竹节又象征着另外一种道德情操。唐元稹有:“唯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诗句,句中的“节”一语双关,既是竹节,又是品节。诗人借竹节来表达对坚贞之志的推崇。竹子不畏逆境,高风亮节,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使得竹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竹子还有一个别名叫“此君”。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晋人狂放之态,可见一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