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部经典理论之作中,人们似乎都能透过字里行间、画面声音,品读出编写者真诚的付出与倾注的感情。
2007年,一个名字被传颂,一个人物感动中国。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他讲课有三个条件:准备一条毛巾用来擦汗,准备白开水随时要喝,了解听众的年龄层次。
每一堂课,不管听众是十几人还是上千人,他都激情四射,达到忘我境界。他说:“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实践,集合了党的智慧。但它毕竟是抽象的、逻辑化的理论,必须用形象生动的表述进行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我要真学、真信、真用,还要掌握真情传播的方法。”
截至2011年,中央编译局共有138位长期从事经典著作编译和中央文献翻译的专家学者获得了全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翻译界最大的资深翻译家群体。正是他们的忘我付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动情地说:“这是一支业务精湛、功勋卓著的翻译工作者群体;这是一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真理而献身的群体;这是一个默默奉献、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群体。我们党的编译事业史册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无论是方永刚,还是中央编译局的翻译家群体,或是数量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他们,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地生根、深植大地。
为历史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历史和人民终究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