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量——目前大约3万亿欧元——中国可以轻而易举地购买希腊可私有化的公共资产。希腊人应该接受这份中国大礼吗?当然,乞丐无法选择。正如中国一位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曾微妙地指出:“你需要我们的钱。”
你不要过度妄想。如果我们相信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那我们必须遵循这种理念。但问题不在于中国人能轻松在这里投资,而是外界很难在他们那里投资。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势力已深深扎根欧洲,正转变为政治影响力。
中国的一些亚洲邻居已感受到中国崛起后的更加强势。当一些欧洲人仍沉浸在后现代主义幻想中,梦想着欧洲成为全球管理的典范时,亚洲越来越像19世纪末——而不是20世纪末——的欧洲:躁动的主权大国争夺霸权、扩充军队、为陆地和海洋的控制权不断争吵。国家利益和热情比经济相互依存更重要。
我永远不会忘记几年前同中国知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的首次谈话。谈论中国崛起时,我唯一知道的全球霸权没有通过战争而转移的例子就是1945年后霸权地位从英国转向美国。阎学通打断我:“你什么意思?”他摇了摇手指说,当然有战争!只不过是跟别人打……
他是对的。与纳粹德国的战争成为霸权从伦敦转移至华盛顿的催化剂。让我们相信历史不会重演。基于所有这些历史先例,如果中国崛起在未来10到20年内不会引发中国与邻国的小规模冲突将会令人非常意外。
除了经济和军事层面的崛起,中国还在政治、文化或者“软实力” 方面开始有所作为。阎学通最近出版了新书《古代中国思想与当代中国力量》。阎学通指出,古代中国思想家有两大对立的治国理念:霸权和所谓的“仁治”。通过统治者的“仁治”、智慧、美德和善行,统治者不但能让自己的国民满意也会吸引其他人,从而把这种思想传播到其他国家。
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希望与令人钦佩的温先生进行重要接触,但残酷的事实是,外界对这个新兴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将十分有限。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