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意出土一女性头盖骨 或揭开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日本震前有警示迹象?震中上空大气温度飙升|德一保险公司开派对招妓女 奖励优秀员工|
评论>本网专栏>陶短房
奥巴马演说:新中东政策还是“旧中东政策”
2011-05-21 08:34:30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新中东政策”的三大支柱,首先是经援,其次是道义鼓励,第三则是解决积怨问题。经援问题相对简单,但债台高筑的美国能否支撑一个又一个阿拉伯“新政权”的经济要求?仅仅像对待埃及这样,免除10亿美元债务,许以一些未来的援助项目,是不足以解决这些国家严重的食品短缺、就业和贫富不均问题的,而这些问题恰是“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成因;道义鼓励是容易的,阿拉伯各国民众具有朴素的反贪腐、反专制、追求自由生活愿望,但正如许多欧美媒体所坦言,这些愿望未必与美国的鼓励有关,一手反专制、一手反美的现象,在已经“胜利”和正在斗争的几国都司空见惯;至于积怨问题,就更不那么简单了。

许多中东问题专家都指出,中东最棘手、也最能检验美国真正态度的问题,是巴以问题,任何美国式的呼吁一旦碰上这块礁石则变得苍白无力。3年前奥巴马强迫以色列停建居民点,推行中东和平路线图,如今3年过去并无进展,局势反倒因巴勒斯坦内部的整合、以色列政局的变化,和叙利亚-黎巴嫩形势的复杂,变得越来越微妙。正如以色列“和平论坛”负责人布伦斯坦日前所表示的,整个中东所期待奥巴马的,首先是解决巴以这个中东死结,否则一切效果存疑。

恰是在这个问题上,奥巴马——或干脆说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创意”不起来,没有任何人敢牺牲以色列的任何利益,去换取阿拉伯人“公平”的赞誉。此次演说,奥巴马仅小心翼翼提到“1967年边界”,就立即引发以色列的勃然大怒,因为这意味着放弃半个耶路撒冷,而这是以色列所绝不能接受的,可即便这个“1967年边界”,也未必能说服整个阿拉伯世界采纳。

此外,猛烈抨击叙利亚,大谈伊朗“专制”之祸的奥巴马,却对残酷镇压示威者的巴林、顽固实行君主专制的沙特和卡塔尔视而不见,这样“卡通化”的表述,可以在美国听众中得到广泛共鸣,却很难为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听众所接受。

事实也正是如此,法国《费加罗报》认为,在阿拉伯世界,尤其阿拉伯年轻人当中,奥巴马并非“万人迷”,支持率恐怕只有10%上下,而“阿拉伯之春”在很大程度上是本地区固有矛盾的计划,而非奥巴马或其他外力推动的结果。皮尤中心所做的一系列民调更显示,奥巴马和美国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民意支持率非但未曾提高,反倒持续下落。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倘在阿以等几个“老大难”问题上解答照旧,所谓“新中东政策”在中东人看来,无非是改头换面的“旧中东政策”罢了。

不过必须看到,奥巴马的演说并非仅仅对外,其重要、甚至可以说主要受众,是国内的政坛、智库、国会和选民,毕竟中东问题是个长远问题,可以且只能从长计议,而连任大计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急就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特别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小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巴西美女模特:娇艳欲滴
她只有14岁,但在姿色和身材上完全不输成熟女性,灵气四溢,T台娇娃前途无限 >> 详细

论坛
明星名模跌倒又走光
脚踩十厘米细高跟的张韶涵,溜冰的张柏芝,春光乍泄希尔顿,跌倒等于走光真的很疼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