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自诩为“战斗的政治家”的日本首相安倍近来战绩不佳,支持率迭创新低。于是,曾许诺“像谢了的樱花一样隐去的”小泉再也忍不住了,他公开力挺安倍,而且为政治接班人支招:要修炼“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中文里连钝感这个词也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在安倍内外交困之际,小泉告诉安培: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民意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小泉所谓的“钝感力”融入了自己的“政治智慧”。窥其武功路数,可觅得一二招数:
对舆论“失聪”。无论是邻国的抗议,欧洲的批评,还是美国国会的棒喝,一概充耳不闻,装聋作哑。
对历史“失忆”。无论是战争赔偿责任,历史教科书问题,还是美化军国主义行径,一概掩饰和回避。
紧要之处,纵是风雨如晦,也必须坚持己见,死扛硬撑到底。
安倍能否习得小泉亲授的“上乘功法”尚未可知,但在继续修炼之前,则有必要自问究竟缺少哪一种“力”?
钝感是一种感觉,与敏感相对,“钝感力”则可看作与“敏感力”相对,如果一味修炼“钝感力”,而缺少真挚感受世界潮流和国民心声的“敏感力”,那么作为有抱负的政治家,安倍的“战斗力”到底还能剩下几成就难说了。
因此,如果说渡边淳一的“钝感力”是他为现代人煮的一碗“心灵鸡汤”的话,小泉的“钝感力”无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馊主意。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杨逸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