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地利,“黑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约翰内斯·开普勒林茨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黑工”在2013年至少会给该国造成25亿欧元(约合205亿元人民币)的税收和社会保险金的流失。
在奥地利广播公司20日播出的访谈节目中,约翰内斯·开普勒林茨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弗里德里希斯·施奈德引用了这项调查报告。他说,尤其在建筑、餐饮和休闲娱乐服务行业,雇佣黑工现象十分严重。这些行业劳动技术含量低,用工人数随季节变化大,而且多以计件或计时方式现金付费,最容易成为滋生“黑工”的土壤。
他估计,目前在奥地利大约有80万至100万人打“黑工”,其中约三分之一没有就业许可,而且出现很多没有依法纳税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的情况。“黑工”产值约占奥地利国内生产总值的8%。
施奈德认为,“黑工”给国家财政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这种现象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应采取更有效方法,如改革收税方式、鼓励使用收款发票、提高额外收入起征税限额等,减少逃税漏税现象,同时应加强对易产生“黑工”现象的行业的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