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7月26日报道称,日本总务省26日发布的6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同比转增,这主要是因为日元贬值促使电费和燃气费上涨。近来,各种食品也纷纷涨价。政府描绘的蓝图是用物价上涨让企业走出压价竞争,从而促使工资上涨,带动消费扩大和经济复苏。不过,目前国民对工资不涨但家庭消费负担加重的“物价恶性上涨”担忧情绪正在升温。
在原油等资源价格飙升的2008年夏季,CPI也曾同比上升2.4%。不过,当时由于个人收入未随之上升,消费者纷纷收紧了钱袋,日本经济未能复苏。2009年春季,CPI转为负增长,之后一直持续下跌趋势。
此次CPI上涨是因为安倍政府的经济措施引发了日元贬值,能源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一特殊原因所致。企业涨工资的动向仍然滞后。
日本银行(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曾指出,如果不能促使生产、收入、支出平衡改善,“就无法实现物价稳定目标”。能否通过劳资谈判等提高个人收入,将成为日本走出通缩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