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电话保险有“猫腻”:轻易说“嗯”保单或生效

2013-05-13 11:40:09 来源:重庆晨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消费者

没说密码,卡里的钱就被扣了

刘女士2008年曾接到一家保险公司的电话,对方称刘女士幸运地成为公司年度回馈客户,奖品是一份意外险,只要每月向银行存入200多元,连续存10年,即可享受20年20万元的意外保险,并兼具理财功能,收益率高达20%,高于定存利率。刘女士觉得这个险种很划算,同意购买。

“过了4年后,我发现,收益率并不像当时电销人员说的那么高,致电该公司询问后发现,20%的收益率并非年均收益率,而是10年收益率总和,每年收益率仅为2%,还比不上一年的定期利率!但是现在退保又很不划算,好在每个月缴的钱不多,我只能缴下去了!”刘女士说。

市民王先生接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一个电话,然后稀里糊涂答应购买一份分红型保险,并在该销售员的指导下,办理了手续,然后银行卡里就被扣钱了。“他们不知道密码怎么扣的钱?!”

对此,重庆某保险公司的负责人王宇说:“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了对公转账业务协议,只要客户提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保险公司就可以从客户银行账户直接转账,无需客户输入密码。”

中国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扣款方式其实就是银行的代扣业务。“就像水、电、气费用的代缴费一样,银行和保险、电力等公司会签订一份协议,并且在代扣之前,必须取得有保险公司或客户自己提供的转账授权书,之后方能进行代扣。”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保单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