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2013风险点:通胀与经济下行

2013-04-15 10:11:41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要求各级政府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此前一天,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时也强调,当前要把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作为国务院的一、二把手,李克强和张高丽分别在不同场合强调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重要性,显示国务院高层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应对之策,达成高度共识。财经国家智库研究员对多位接近决策层的智囊进行访谈、调研,试图破解决策层将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的内在动因,以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国经济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的失衡上。从1998年到2008年,在亚洲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疲软。这一时期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以扩张政策尤其是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的政策点。

扩张政策带来了通胀压力。从2010年开始,中国财政扩张的力度有所减缓,财政赤字以每年减500亿的速度削弱,并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但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失衡。目前,宏观经济失衡最突出的特点是既有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

首先,新条件下的通胀将难以控制。第一,这次通胀有非常集中的需求拉动的滞后性。2008年以来的银行信贷的货币,有可能这两年冲击到CPI;第二,本次通胀带有比较鲜明的国际输入的性质。产品的价格通过国际贸易会进入到我们产品中来。美国、欧洲、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会进入中国的价格体系,造成价格上涨;第三,通胀还和国际收支失衡联系在一起。中国现有3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了一定时间后需要结汇,结汇使得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增大。中国近几年的投资增速比较高,但投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地方政府,不仅效率不高,而且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持续带动作用有限。收入分配也导致了中国内需不足。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快,而居民收入慢,这和居民在消费增长中的作用不相适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决策层目前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政策。这种反方向组合政策的好处是比较谨慎,有助于降低宏观决策的风险,是在复杂交错的利益格局下采取的一种比较稳妥的决策方式。

但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要从供给方面、经济基础的根本方面特别是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驱动力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丁莎)

编辑: 柳洪杰 标签: 通胀压力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