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证监会“三板斧”直指新股“堰塞湖”

2013-01-14 08:26: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岁末年初,一则监管层将掀起财务核查风暴的消息如重磅炸弹般让投行人士和等待上市的企业不安。分析人士认为,如此举措恐将吓退很多排队的企业,减少新股“堰塞湖”,而至少3个月的检查期也意味着新股近期开闸无望。

尽管监管层不愿承认,但实际上,自去年6月份以来,A股市场鲜有新股发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申请上市的企业热情不减,这导致排队企业越来越多,形成新股“堰塞湖”。

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4日,在证监会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已多达882家。如此大规模的新股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股市之上,令投资者不安,更让监管层头疼。

实际上,新股发行一直广受诟病。许多投资者认为,新股巨大的融资额对市场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其发行上市后即陷入爆炒局面,对市场的抽资严重。出于舆论的压力和对稳定的考虑,监管层不得不采取了暂停新股发行的方式暂缓压力。

但事与愿违的是,新股暂停并未提振股市。相反,在没有新股入场之后,A股股指屡创近年新低。“停止新股供应,向市场传递的信号是监管层的极度没有信心,对稳定市场有害而无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暂停新股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PO市场的活跃度。方正证券预计,目前排队的882家企业需要3年左右才能发行完毕,巨大的IPO“堰塞湖”成了各方心中的痛。

毫无疑问,如何疏导新股“堰塞湖”以及何时重启IPO是当下监管层最为关注的事情。

“吓退一批,分流一批。”一位市场人士如此总结证监会治理“堰塞湖”的思路。根据证监会近期的政策措施,该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一方面通过财务核查“吓退”一批企业,另一方面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通过多渠道分流和放宽海外上市条件,疏导IPO“堰塞湖”。

为疏导“堰塞湖”,排队企业还被鼓励转向“新三板”和债券市场融资。据记者了解,监管层将鼓励现有的四个“新三板”的试点园区充分发挥其在各自覆盖区域内的融资功能,并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工具融资。

此外,普华永道香港资本市场服务组合伙人陈朝光透露,随着来港上市门槛的放松,B股转H股大门开启,预计将有更多的国内中小企业来港上市。银泰证券投资顾问路巍认为,如果成行,这既能缓解内地上市排队的难题,也可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虽然2013年的IPO市场仍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沪深股市等待IPO的企业也已接近900家,但业内专家认为,这些企业同时也为2013年IPO市场的活跃积累了一定的能量。

安永大中华区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2013年A股IPO市场的境况将转好。首先是在新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的前景将更加明朗;其次是证券市场的波动将减少。在此环境下,A股市场的IPO活动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再度活跃。“2013年将是正在等待上市的企业实现IPO的好时机。”

相关报道

编辑: 国际实习3 标签: 堰塞湖 监管 上市 公开募股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