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冬电力保卫战在全国吹响号角,各处可见忙碌在城市电线杆上的腾挪展臂。或许这些场景你很熟悉,事实上,为了保障全社会的正常供电,还有很多你所看不到的幕后英雄在默默无闻的工作。近日,浙江新昌供电局的梁惠红成了电力系统的名人。今年获得绍兴电力局劳模称号的他,与妻子十四年如一日,在山区角落值守变电所的故事,成了媒体报道的对象。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应该做的”。今年 50 岁的梁惠红心中坚持的正是这样朴素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坚持这份职责,梁惠红在 14 年间,除了因为父亲去世请假过一周,从未离开过岗位,保障了所在辖区的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图 1 :梁惠红和他熟悉的控制室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诸多像新昌供电局这样的地方供电企业落实基层运营,才造就了电网体系的安全平稳运行,社会的正常用电得以保障。
幕后英雄基层开花
每天的固定时间,梁惠红都要沿着既定路线进行巡查工作。
“每天早中晚要把设备巡视检查一次,其他时间就是监测控制室的主机线图,如果出现异常就要第一时间向调度室汇报情况。”梁惠红说。

图 2 :每天早上 21 点梁惠红做熄灯巡视,也是一天中最后一次巡视
1997 年,浙江新昌供电局在完成变电所自动化改造后,大多数变电所都实现了无人值守,施行操作班集中运行操作。而双彩乡是新昌最偏远的山区之一,而这座中彩变电所又在山上,从县城来回至少 2 个多小时,要是遇到灾害天气,道路不通,更是会严重影响变电所的操作和调度。
为了保障偏远地区的用电,梁惠红夫妇两人留了下来。从那时起,曾经热闹的变电所只剩了两人。
外人看来,梁惠红的工作单调而枯燥。合闸、拉闸、停电、送电、巡视、记录,每天 24 小时,一年 365 天,相同的工作,单一乏味。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山区变电所的工人先后调离。
但在梁惠红看来,工作虽然单调,但却责任重大。
这个 35 千伏的变电所承担着回山镇、双彩乡和周边村镇的供电,由于地处偏远,如果无人值守一旦出现故障很难短时间内恢复。特别是在每年制茶的高峰时期,保证产茶区的制茶用电就更为重要。
“这里的负荷变化很大,平时 5000 千瓦,在制茶高峰时,有 2.5 万千瓦。晚上 6 点到 10 点这段时间,是炒茶高峰期,平时的 1 万伏电压根本不够用,所以要手动调高电压到 1.7 万伏,高峰期过了,再把电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梁惠红说。
在突遇自然灾害的时候,两个人的变电所就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2008 年初的雪灾,线路被压断,所里停电停水,交通中断,夫妻二人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维持生活,梁惠红一步一滑去几百米外的井里提水,妻子最大限度压缩食品开销。尽管如此,梁惠红仍然把注意力放在了所里的设备上,他及时向调度汇报设备受损情况,完成了调度发出的各项指令。
“春节都是家人来这里一起过节,我们不出去的。”梁惠红说。而在他心中,一直十分愧疚的心结也是因为工作原因,从没有接送儿子上学。

图 3 :梁惠红夫妇在变电所巡视设备
多管齐下点滴入手
事实上,梁惠红的故事只是新昌电网人一直以来对优质服务、保障供电不懈追求的集中体现。
在电力系统,像梁惠红这样坚守、坚持、坚定的基层员工还有很多,他们的身影形成了电力系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支撑他们的,正是各地供电企业一直以来对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目标的不懈追求。
以新昌供电局为例,今年以来,该局从加强电网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多管齐下推出了各项举措,在点滴之间精益求精确保了辖区内的供电服务工作。
就在今年冬天,为了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新昌供电局在寒冬中坚持进行辖区内变电站户外断路器等设备的以旧换新工作。而为了尽量减少更换设备对用户正常用电的影响,施工人员更是主动加班加点,缩短工期。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辖区内的电力供应。
据了解,新昌供电局此次更换的都是使用时间超过 10 年的老设备,按照正常的施工计划,全部更换工作需要停电 5 天。为了减少对辖区用户用电的影响,施工人员主动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利用双休日时间加班,将工作周期缩短到了 3 天。完成更新后,新昌供电局设备的自动化率和安全稳定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图 4 :寒冬中新昌供电局员工加紧更新设备
除了做好电网维护工作以外,新昌供电局在加强服务质量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一方面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尤为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在过去的五年中,新昌供电局每年都会开展优质服务节,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今年 11 月,新昌供电局与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昌县工业园区成立了“电力 ・ 园区 ” 服务共建协调小组,进行了签约和揭牌仪式,标志着该县 “ 电力 ・ 园区 ” 服务共建活动正式启动,同时也拉开了新昌局第六届优质服务节的序幕。
据了解, “ 电力 ・ 园区 ” 服务共建是新昌县供电局在总结社区共建、村居共建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提供的一项 “ 服务套餐 ” ,是服务园区建设、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做法主要是,把供电企业服务平台前移,通过在工业区里设立共建办公室,派遣客户经理主动办理、上门服务的方式,广泛开展业扩报装绿色通道,优化用电方案制定、电工培训等活动,使服务更及时,更方便,更人性化,也为实现供电和园区双方优势、资源的共享、双赢开辟了崭新的合作渠道,实现了供电 “ 零距离 ” 服务。
在不断推出提升服务质量的制度性举措之外,电网人在工作细节上体现出的服务精神更体现出了新昌供电局的服务精神。
今年 11 月,正是金秋收获的时节,也是电力施工的黄金季节。 11 月 4 日,新昌县供电局城关供电所运行班在对大明市镇藕岸 131 线长王分支线进行线路改造施工时,有一基杆塔需要立在一丘稻田里。立杆塔的施工作业面大,对田里的水稻势必造成损坏。而稻田的主人由于其忙于其它活计,暂时没时间来收割稻谷。
虽然村里的农户们都再三表示:只要农村电气化建设需要,施工过程中损坏点庄稼没关系的。可面对已经成熟的稻谷,施工作业人员不愿意由于施工影响农户收成。为了不破坏农户的稻谷,同时不耽误电网改造施工,新昌供电局的施工作业人员主动替农户收割稻谷,得到了在场农户的赞扬。
新昌供电局的点滴举措,都只是电力系统建设“百年基业”的掠影。从一项项制度性举措,到日常工作中的贴心周到,点滴之间的用心不仅解决了全社会正常用电的需求,同时也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打造了国家电网的服务品牌。就在最近,国家电网公司才刚刚被授予了“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长青奖 2011 ”、“金蜜蜂 2011 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袖型企业奖”,不断提升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