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有了孩子,独一代才真正长大成人!|英粉刷匠秀与首相搂脖合影 赞卡梅伦随和友善|巴基斯坦女星印度杂志“嗮”裸照 国内骂声一片|
财经>资讯抢鲜报
杨树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1-12-13 10:05:00      来源:学习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际进行时


三门峡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和能源开发、生产基地,已发现矿藏66种,其中黄(黄金)、白(铝)、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锌、锑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冠;钼、铀、铅等9种矿藏储量居全省第二位。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三门峡与其他资源型城市具有相似之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一业独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近70%,资源型原材料型等初级加工产业又占到工业的70%,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环境难以为继、资源难以为继、民生改善难以为继、加快发展难以为继。近年来,三门峡为避免“矿竭城衰”现象的出现,立足主动转型、尽早转型、加快转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三门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呈现出一、二、三产业协调运转,投资、出口、消费三大经济发展要素活力迸发的好态势。荣获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

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

以“大通关”建设为核心点,着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以开放带动经济转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尤为重要。三门峡全面审视区域发展大局,从打造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入手,积极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以大通关强化大服务,以大服务促进大开放。目前,中国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投入运行,全国唯一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三门峡海关正在加紧建设,三门峡出口加工区申报和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由于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不断彰显、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促进开放型经济实现了重大突破。

以“大交通”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强化核心支撑,以基础硬件引领经济转型。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城镇布局、产业布局方面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建设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是内陆资源型城市拉近缩短与世界时空距离的先决条件,可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增创更加优越的区位环境优势。因此,三门峡牢固树立“交通先行、以交通引领经济”的理念,抓住国家支持三门峡改造提升地区性交通枢纽的重大机遇,以“三纵四横”为主框架,不断完善市域路网结构,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尽快形成全市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格局,努力把三门峡打造成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形成“连接金三角、融入大中原”的发展态势,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以“大商贸”建设为关键点,不断壮大服务业规模,以调优产业结构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要。商贸业又在现代服务业中居于基础和主导地位。因此,结合本市实际,三门峡抢抓“三纵四横”交通枢纽带来的机遇,围绕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的目标,规划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三门峡商务中心区,抓好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以商务办公、金融会展、高端商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要依托。

以“大旅游”建设为拓展点,着力挖掘潜力优势,以绿色生态产业促进经济转型。资源型城市必须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业既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又兼具生态修复功能。三门峡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 47.99%,居河南省首位;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中是少见的,具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转型接续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的潜力和优势。三门峡积极推进“大旅游”建设,以旅游培育转型产业、以旅游提升生态优势、以旅游促进环境保护,重点以黄河景观为主线、黄河文化为内涵、文化山水为品牌,搞好中流砥柱、函谷关、豫西大峡谷等传统景区的深度开发,抓好沿黄湿地公园、黄河丹峡等新兴景区建设,加快建设仰韶文化产业园、老子文化产业园和虢国文化产业园,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在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建立黄河金三角地区无障碍旅游协作区,努力把三门峡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黄河旅游核心城市和全省旅游经济强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点,大力延伸提升产业链条,以接续替代产业加速转型。城市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抓住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三门峡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倾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特色农业现代化。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方面,重点围绕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在延环拓链上下工夫,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由“傻、大、笨、粗”到“高、精、特、优”转变。

对三门峡市转型的几点思考

思想观念转型,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要转型,首先思想要转型,最难的是思想转型,最根本的也是思想转型。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到什么程度,精神状态转到什么程度,责任意识转到什么程度,困难矛盾就能解决到什么程度,转型发展也就能推进到什么程度。为此,三门峡在全市深入开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摒弃过去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的思维定式;摒弃急功近利、浮躁冒进的思想意识;摒弃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摒弃不尊重客观规律、严重脱离实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准确的路径选择,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只有思想认识符合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质量和效益;只有把握了科学发展的方向,经济转型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三门峡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弊端充分显露。资源依赖性过高、产业链条短、结构不合理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基于这种认识,三门峡市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发展主线,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实现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向“创新”转变;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促转型”的重中之重,推动经济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把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促转型”的关键节点,推动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强化自主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重复的稀缺资源,既是启动发展的“金钥匙”,也是加快转型的“助推器”。三门峡市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地,该市抢抓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以及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打造洛三济焦经济板块等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对接、主动融入,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乘势而上、借力发展,使三门峡真正成为现实机遇的青睐地、优惠政策的富集地、区域合作的示范地,为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健全体制机制,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是生产力,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就很难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河南法制报》刊登了我的署名文章《再好的优惠政策也不如良好的法治环境》,并被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转载。在具体做法上,三门峡从五个方面全力推进。一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出台了《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立了信访评估制度,建立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基本形成。二是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取消8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三是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基本建立。全市6406名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全部上网公布,取消了不合格人员的执法资格;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得到落实,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执法环境基本建立。四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废止了大量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五是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行政复议正在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通过以上努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促进三门峡经济转型发展在快车道上跨越前进。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 杨树平)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男女之间不可思议的报复
男男女女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小瞧情感关系的处理。有时候对方的报复可能让你招架不住哦! >> 详细

论坛
NBA宝贝热辣舞姿(图)
NBA赛场上拥有最牛的球员,也拥有最值得骄傲的性感宝贝,给球迷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