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7日电(记者潘清、沈而默)就在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以“零容忍”向内幕交易宣战的同时,ST当代等多只股票因为出现重大事项停牌前涨停的怪相而遭到质疑。
是机缘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内幕交易?当“零容忍”直面挑战之时,中国股市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和监管手段,才能维护其公正、透明的本质?
多只个股怪异涨停被疑内幕交易
12月2日,沪深股市双双出现1%以上的跌幅,两市上涨交易品种总数不足300只。就在同一天,深市个股ST当代却在大单推动下逆势走强,并最终强势涨停,成交量则达到1800万元之巨。而此前数月,其单日成交量均未突破过800万元。
次交易日,ST当代发布公告称,因“涉及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5日开市起停牌。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近期的A股市场并不鲜见。数据显示,过去的一个多月中,长航凤凰、盛屯矿业、英飞拓等多只个股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重大事项停牌前涨停的怪异现象。
究竟是机缘巧合,还是知悉内幕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抢先吸筹、巧取豪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刚刚履新的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严惩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利益输送、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这一背景下,上述多只个股在停牌前出现的股价异动受到了市场空前的关注。一些网民通过博客、微博等方式,呼吁证监会对其进行查处。部分专家和媒体则坦言,“零容忍”正直面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