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有了孩子,独一代才真正长大成人!|英粉刷匠秀与首相搂脖合影 赞卡梅伦随和友善|巴基斯坦女星印度杂志“嗮”裸照 国内骂声一片|
财经>资讯抢鲜报
电商与快递:微利时代的鹬蚌之争
2011-12-06 10:06:00      来源:网络导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际进行时


“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

当电商CEO激情洋溢地宣讲已经来到了“明天晚上”,即将赢来马云说的“后天”,而公众和投资人半信半疑之时,电商们应该明白,这个问题,由不得自己全盘做主,还必须听听物流大佬的意见。

12月1日,“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家年会”在京悄然召开。与会的物流企业CEO和学者似乎有点低调。但毫无疑问,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电商的前途……

被赶着跑的“快递”

“没有商品配送业务支撑的电子商务是泡沫!”

在物流年会上,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王耀球教授声若洪钟。

据悉,2010年,我国公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铁路货运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货运量、快递日均业务量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是一个物流大国,规模和体量都很大。但另一方面,我国物流“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一个小仓库,几辆拉货车就敢号称自己是物流公司”。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敏杰说。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物流企业大概以百万计,但A级物流企业还不到1000家,5A级物流企业不到100家。

不过,物流是个大概念。既有社会经济角度的宏观物流,也有企业经营的微观物流。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物流的涵盖面也不尽相同。在B2B类型中,由于是企业之间的行为,诸多环节都要涉及,电商企业必须考虑物品的运输、仓储等等。而在B2C、C2C类型中,由于多数是将商品递送到消费者手中,因而物流基本由快递公司完成。

交通运输部部长政策咨询组成员、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证实了这一点,“80%的电商物流都是由快递公司完成的”。

此类快递仍属于邮政业务的范畴,按《邮政法》的规定,快递的物品具有以下特点:封装、署有名址、有重量和体积的限制。

那么我国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达瓦说,我国现有1万多家快递企业,但真正具有快递经营许可证的不到5000家,而上规模的还不到50家。用苏州浩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心怀的话说,是“没有技术没有卡车的跑腿公司”,或者“没有技术的卡车公司”。

但这丝毫阻止不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2006年至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年增长率达22%。2011年,中国快递业务递送量有望突破35亿件,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美国才3亿多一点人口,每年的递送量80亿件,而中国仅网民就有5亿。”达瓦说,“按发达国家的标准,邮政业的营业额大概占国民经济GDP的1%左右。以此计算,国内邮政市场的盘子少说也有4000亿。”

电商和快递打嘴仗

截止到去年底,全国网店数已经超过1200万家。

鉴于自建物流的昂贵成本,以及第三方物流成本较低、覆盖区域较广、相对专业,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都使用第三方物流。这也为物流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据悉,网店快递业务占到快递行业总量的1/3。

以淘宝为例,2008年实际物流配送量约200万单/日,到2009年6月增至300万单/日,去年6月突破400万单/日。在今年11月22日举办的“2011中国快递论坛”上,淘宝商城总裁张勇透露,“C2C平台和淘宝商城每天包裹量最新数据已经超过了800万,今年全年基于淘宝平台贡献的包裹量会超过20亿包。”

不过,两者的蜜月期十分短暂,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很多物流都跟不上形势。具体来说,有延误晚点、快件丢失、拒绝验货等“十宗罪”。

达瓦承认这一指责有部分道理,“快递行业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到快递企业上,既不能忽视快递业的历史,也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快递业正以50%的增速发展。”

电商也有自己不规范的一面。

“电商并没有授权给快递企业允许消费者验试,”但消费者认为他有这个权益,因而,“会造成消费者对快递员乃至快递行业的误解。”达瓦如此表示。

而且,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是多方面的,物流配送只是其中一环。电商恨不得一接到订单指令,马上就能将货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心理可能也是如此。但问题是,快递再及时,如果其他环节出了故障,那么消费者也仍会有意见。

快递不快还有一个客观因素。今年1月,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曾经提到快递行业的两个瓶颈,其中一个就是由于交通拥堵,交通部门对车辆采取了限行措施,“快递的送货车辆恰恰是不能被限制的,快递企业的生产是按分钟计算的,车辆经常被截住、罚款、扣车,很挠头。”

但电商并不愿意听这些解释。他要的是结果。

融合?分道扬镳?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2011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曾将矛头对准物流,并为自营物流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表示,企业如果日销量在一千单以上,还没有能力投资自己的物流系统,那么,“估计每天一千单会造就一百个投诉”。

对大型电商强势平台来说,这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在投资星辰急便和百世物流之后,今年1月,阿里巴巴宣称要打造中国自己的UPS,其中第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元,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此前,据说淘宝网的快递养活了国内70%的快递企业。

但是自营物流的投入非常大,建成后对快单规模以及人员素质的要求都非常高,不是一般的电商所能涉及的。自营物流还存在成本和管理难控制、专业化程度低、效益评估难等几个问题。所以,电商进军物流,不仅仅需要勇气。

另一方面,由于电商的毛利率是快递行业的数倍,快递企业也不甘心充当跑腿的角色。中国邮政集团捷足先登,与TOM集团合资建设了B2C购物平台“邮乐网”;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己的网络资源优势,打造了“快运商城”;顺丰快递开通了“顺丰E商圈”网站……

不过,无论是快递介入电商还是电商介入快递,业内人士都不大看好。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在谈到今年物流状况时,就着重强调“电商与物流的融合”。他希望大家探讨融合之道。作为行动的第一步,该协会下面的物流专业委员会已经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

英雄所见略同。浙江绿色集团总裁金新明也提出了“1133工程”的设想,其中核心组成就是成立“绿色集团联盟”,发挥联盟成员的聚合效应,资源共享,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快递企业试水电商一事,达瓦说:“这不是快递企业的强项。我们不引导,也不鼓励。快递企业应该将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言下之意,快递企业应该专心做好分内事,而不应该分心。

达瓦微笑地回忆起去年3月与马云会面的场景:“马云说,没有电商就没有快递。我说不对,没有快递才没有电商,电商只不过为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我们应该合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达瓦的话里隐含着一层担忧。

众所周知,多元化资本进入快递行业已经成为趋势,尤其是外资快递企业实力雄厚,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服务上,都高出国内快递企业几个量级。在谈到我国快递业的十大趋势时,他特别强调了“外资、国有、民营全面竞争,共同发展的态势”。

快递业的竞争之烈,从其兼并重组就可以看出。以2010年为例,年初,日本“雅玛多”曲线入华;3月,阿里巴巴入股星辰急便;5月,海航北方物流与天天快递重组;6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月,百世物流控股汇通快递……

更值得重视的是,国际快递巨头更是对国内快递业务图谋良久。仅2007年,外商在中国物流领域的投资项目就达6996个,占外商同期中国投资项目个数的18.5%。四大巨头TNT、FEDEX、DHL和UPS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有转运枢纽。据悉,他们已经向国家邮政局递交了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申请。

以DHL为例。在今年7月宣布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之后不到60天,该公司又高调宣布,到2015年以前,DHL全球货运将新增5个分支机构和20个销售办事处,并要覆盖中国30%的三线城市……

无怪乎达瓦用了一个词,“迫切”。

一旦他们拿到快递许可证,完全可以想象会有多大的市场动作。有人说四大巨头只看重高端市场,这恐怕是表面现象,也过于乐观。

显然,快递业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电商的环境也会随之而变。众所周知,很多电商是靠向国外风投融资维持的,如果快递方面也为外资所控,那么,一头一尾均无话语权,“后天”的曙光不过是画饼充饥。何况,电商早就步入了微利时代。

在“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家年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援引清朝陈澹然的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他希望与会的物流企业家不但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物流的机遇,更要“善于学习,关注大环境”。

这个话,电商老总也应该来听一听。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男女之间不可思议的报复
男男女女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小瞧情感关系的处理。有时候对方的报复可能让你招架不住哦! >> 详细

论坛
NBA宝贝热辣舞姿(图)
NBA赛场上拥有最牛的球员,也拥有最值得骄傲的性感宝贝,给球迷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