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尼斯湖再现水怪?状如“潜在水下的鸟”|西班牙法庭重审旧案 沙特首富被控迷奸嫩模|美贫困人口创纪录 每6.6人中就有1名穷人|
财经>中国经济
为什么权威部门统计数据与百姓生活体验不一致?
2011-09-15 09:07:0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际进行时


实际上,小仇的经历也反映了目前统计数据无法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201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最高工资行业与最低工资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4.7∶1;最高工资行业金融业中,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之比为2.6∶1。由于行业差距、地域差距,以及同行业中不同企业、同企业中不同级别的收入差距,导致低收入群体在看到37147元时,往往产生“被增收”的感觉,而高收入人群看到37147元时,又觉得该数值被严重低估。

由于可以简洁地反映样本总体的情况,统计中的“平均数”无处不在。然而平均数也具有误导性,常会掩盖原始数据的信息,还会受到极端值的巨大影响。比如在中小学里,班级平均分往往会因为一两名不及格的学生而大幅下滑,因此总有老师会愤懑地说:“真是一颗坏小豆,毁了一锅粥”。再比如,在各种体育、文艺比赛中,往往会“减去一个最高分、再减去一个最低分”,这也是因为将少数异常值去掉后计算出的平均值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与稳定性。

“仅靠平均数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间有多大差异。平均数通常需要与标准偏差结合起来报告或考察,才能得出相对全面的分布描述。”金兼斌认为,人们对统计数据产生误读或误解,往往是因为有关部门发布这些调查数据时,只报告了平均数,而没有解释相关指标的分布差异情况。“那些与平均数水平差别较大的民众,会觉得调查结果与他们实际感受有出入,进而认为数据有问题。”

实际上,统计是无限接近现实,却不能代替现实,很多统计数据只能反映宏观趋势的变化,不适合作为个体选择的参考。比如,统计部门公布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在研究一个区域的经济、产业走势上的作用突出,对单一购房者,这种“均价”在判断房价走势、决定是否该买房等方面,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全球最值得尝试的街头小吃
在街头路边摊吃着价廉的美食,体验着当地不同的民俗,实在是旅行途中的一大乐事。 >> 详细

论坛
有一种美能让人窒息(图)
有一种沉静的美会呼吸,看了后却能让你窒息。静下心来,听她的呼吸,感受她美妙的律动。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