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英国老人下雨“救”伞 目睹闪电流经身体|西班牙女公爵放弃巨额财产 只为嫁公务员|黄金钻石超闪亮隐形眼镜印度亮相|
财经>资讯抢鲜报
夏粮丰收有望拉低通胀预期 种粮效益依然较低
2011-08-10 08:47:00      来源:南方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行业对比

种粮效益依然较低

尽管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对广东农民来说是一个利好,但目前广东种粮的比较效益与其他作物比起来还比较低。据了解,即使粮价上涨后,每亩耕地的种粮效益也才两三百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广东蔬菜、水果、花卉、茶叶、南药、蚕桑等主要园艺作物的面积虽然只占全省农作物面积的30%到40%,但是产值却占了种植业产值的60%,在一些经济作物经营得比较好的地方,每亩纯收入过万元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粮价的上涨对进一步稳定广东的粮食生产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经济作物,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越来越高,相比之下,在家种田显得越来越不划算。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民及时在周边地区打散工,大部分每天也有六七十块钱的收入,相比之下,如果不是大规模种植的话,种田每亩两百多元的收益显得微不足道,而年轻一代更是很少人愿意留在家中种田。

○产业出路

应改变“散户天下”的格局

记者了解到,尽管今年种粮的效益有所提高,但对农民的吸引力依然非常有限。原因是我省农民“散户”太多。据省农业厅的调查,2009年,我省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1%左右,而农户种植面积在15亩以上的耕地面积只有400多万亩,占我省耕地面积不到1/7。

有关专家指出,广东应该积极促进土地的流转,积极培育扶持种粮大户,引导种粮产业走向规模化,由专业的农民来负责生产,否则,容易出现农民没兴趣种植几分地、出租又不便而导致丢荒的情况。

“最近这两年,粤西和珠三角,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蔡立介绍说,但是我省的规模化水平依然有待提高。他认为,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帮助种粮大户做强做大,培育专业化、技术化并且规模化生产的专业农民,直接关系到广东粮食产业的未来。

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振芳则呼吁,政府应尽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为粮食产业“护航”。他表示,广东省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农业保险,一些企业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将很难恢复“再造血”功能,难以维持和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陈清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罕见!那些形状奇特的动物
英国媒体公布了一组地球上千奇百怪的动物照片,形状奇特,看起来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 详细

论坛
俄罗斯豪门小孩的奢华生活
摄影师将关注投向俄罗斯在权贵家庭中成长的小孩们,揭秘这些俄罗斯豪门小孩的奢华生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