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远程教育网络中心主任、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主任
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国家创新教育课题组成员
全国英才培养计划发启人张峰教授做了专问题报告
导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社会的共识。4月10日上午,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远程教育网络中心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办了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中学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专家报告会。报告会上,与会学校的领导和教育专家学者围绕英才培养计划为主题畅所欲言,交流经验,碰撞出教育思想的火花,为当前创新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积做出新贡献。
张峰教授;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全方位的,是非常多元化的,我们国家的发展一定要有思想观念上的创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后天不能把它真正地发挥出来。只有教育才能激发人的好奇心,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
第一条是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要有执着的、不屈不挠的追求意志,我想教育就应该激发这样的精神。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教育在基础上面做得比较扎实,办得比较好,但就是缺乏创新、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是两种态度、两种能力,要渴望学习,强烈探求未知的欲望,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跟人更好地交流。一是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要有严谨的学风,不能够浮夸,强调自主学习的作用。二是要鼓励提问,善于提问。三是容许选择。四是早期识才、名师指导、个别学习。五是容许学生犯错误,宽容挫折。六是学校要营造出一个独立思考、自由交流、激烈争辩、融洽合作的氛围。一所学校对学生的主要影响不是在课堂上面的影响,而是整个学校的环境。
大力推广英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其主要目标是;该珍惜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的潜在优势都能发挥出来。使每一个人能够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整个社会环境一定要保证“人尽其才”,这样的话我想创新型的国家一定就会实现。
英才培养计划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近几年取得良好的成绩。
英才培养计划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多项措施的实施,孕育和催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突出表现为: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学品质,英才培养计划吸收了940多名专任教师,特高级职称的100多人,近八年,获得国家创新教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中高考备考提分系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国家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教育品牌”。
目前英才培养计划,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小学、中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并应用于教学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英才培养计划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计划,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是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要进行教学体制改革。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专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把实践、协作、创新等能力、素质加以综合考虑。三是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四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英才培养计划,创新素质需要及早培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研究机会,尤其要让低年级学生尽快地接触和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英才培养计划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坚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汲取先进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全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创新工程,自上而下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创新、师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