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电脑程序出故障 宇航员“悬挂”太空近半小时|电脑新技术把妆容顾问搬回家 让脸蛋时时漂亮|伦敦母乳冰激凌被迫停售 官方担心不卫生|
财经>消费旅游
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意味着什么
2011-03-03 09:02:29      来源:证券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意味着什么?表面上今年的建设任务是去年的两倍,保障房建设量首次超过商品房。实际上,更深层次的是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是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变化。

“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总量又意味着什么,如果按照一个家庭三口人来计算,3600万套保障房将解决超过1亿人口的住房问题。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双管齐下”是这场始自去年的房地产调控最显著的特点,在“堵住”房地产投机投资的同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疏通”住房渠道。

1998年房改以来,商品房市场经历了逐渐壮大直至一枝独秀的独特历程,保障房建设的成果与同期商品房发展的光环相比,不免黯然失色。房地产这个曾经支持着中国经济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又带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而今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指责,或者更准确地说,矛头指向的并不是房地产业本身,而是商品房市场。每一轮调控过后,房价依然会看到上升的彩虹,房地产调控沦为“空调”。

2010年,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开启,力度之严可谓“空前”,房价上涨的脚步也确实放缓了许多,但在世界经济复苏情况不甚良好,国内通胀预期的双重作用下,房地产投机投资依然旺盛。

抑制投机的同时增加住宅供给是房地产调控中稳定房价最基本两条路径。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力度,尤其是今后五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 ,确实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此供给的增加并不等同于彼商品住宅供给的增加。换句话说,就是不能简单的把保障房供给的增加与商品住宅价格的平抑划等号。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保障性住房所针对的群体与普通商品房所针对的人群有着巨大的差异,符合条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群体基本不具备购买商品房的能力,有能力购买商品住宅的,又都在申请保障房的门槛之外。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保障房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品房投机的热情,并且可能会反映在房价层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表示,保障性住房要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以“租”为主的保障性住房房源,将会从房屋租赁市场分流一部分人群,而供给与需求决定了价格的波动方向,租赁者减少后,房租提升的可能减少甚至会出现下滑,回报率过低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商品房投资的热情,甚至倒逼出存量房。投资的减少与房源的增加,二者相结合,可能会表现为房价的长时间稳定。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或是房地产市场重新定位的关键环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将彻底改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格局,由商品房一统天下转变为保障性住房占到五成以上比例的格局,将有一半以上的住房市场将由保障性住房所替代。(李木子)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罕见巨型钻石 无人敢定价
科拉落日石的色泽如此饱满在天然钻石中实属罕见,重量超过100克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详细

论坛
美国最贵住宅区豪车满街飞
比弗利山庄有“全世界最尊贵住宅区”的称号,是洛杉矶市内最有名的城中城……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