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云南>本网专稿
云南畹町边检站建站60周年纪实
2011-10-10 14:18:27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缉毒篇:不畏艰险,铸就雄关

2011年5月6日凌晨3点,畹町边防检查站接到举报,称有两名男子驾驶一辆摩托车从嘎中驶往芒市方向,行驶过程中走走停停、神秘兮兮,很有可能是贩毒的。他们组织官兵立刻出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追赶,成功拦截这辆摩托车并对车上两名男子实施边防检查,当场从二人携带的手提包中查获冰毒5千克。经进一步调查,专案组得知此案系一个由德宏途经保山、昆明、文山,分散至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的贩毒网络所作。专案组便顺藤摸瓜,转战保山、昆明、文山等地,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将整个贩毒网络一并摧毁。

整个破案过程惊心动魄。在保山龙陵县抓捕时,犯罪嫌疑人狗急跳墙,不顾生命危险疯狂闯关携毒逃脱,专案组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将其捉拿归案;在文山抓捕时,犯罪嫌疑人欲掏枪拒捕,被执法官兵快手制服。案件共缴获冰毒5千克、高仿钢珠自动步枪1支、涉案车辆4辆、涉案资金4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摧毁了一个由德宏途经保山、昆明、文山,分散至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的贩毒网络。

缉枪缉毒是畹町边检站边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境外各种武装势力“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政策不变,犯罪嫌疑人将大批毒品贩入我境,企图通过我境打入国际市场,不惜一切代价向我境渗透。尤其是新世纪初的几年,人体藏毒在畹町辖区急剧上升,给查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面对日趋复杂的毒品形势,畹町边检站牢牢把握缴毒品、打毒枭、摧网络的禁毒工作思路,坚持立足口岸,两侧延伸,公密结合,立体防控,构筑边境禁毒屏障。在情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分析研判边境一线缉毒缉枪工作形势、规律、毒品走私运输方式,研究部署工作策略,以强化“点、线、面”相结合的查缉网络为基础,以完善“人、机”一体的查控机制作补充,以情报为支撑,整合警力资源,提高公开查缉的精确度,增强对边境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效果,保持边境地区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建站至今,全站共破获毒品案1982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842人,缴获毒品2356.711千克,易制毒化学品66吨,罂粟壳(籽)8.1吨;查获走私物品16240件,案值约1.03亿元;查获违禁物品22160件;收缴军用枪9支,子弹3141发,手榴弹38枚。1986年8月,他们破获的“4.12” 特大国际贩毒案是我国向社会公布的第一起特大贩毒案,粉碎了国际贩毒集团企图在我境开辟地下运输线的阴谋,提高了中国警察部队在世界同行中的地位,为国争了光。2000年1月,他们破获的“1.13”专案是我国破获的第一起人体藏毒案,在云南毒品查缉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云南省第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期间,因成绩突出,畹町边检站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2005年度全省公安机关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先进单位”。

爱民篇:心系群众,感动名镇

“武警叔叔,我考上大学了,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给我的帮助!”2010年8月12日,畹町镇团结村学生杨雪梅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来到畹町边防检查站,向边防官兵“报喜”。就在那月,由该站执勤业务一科资助的学生毛艳萍和执勤业务三科资助的学生杨玉蓉分别以668分和66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德宏州第一民族中学。

全站在边关名镇畹町深入开展爱民固边战略,积极关注辖区民生民情,力所能及为驻地老百姓排忧解难。多年来,他们进村进寨开展法律宣传。针对边境地区群众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在接受边防执勤人员的劝阻、教育或处罚过程中常存在有抵触情绪的情况,充分发挥入警大学生特长,成立了“大学生服务队”,积极走访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偏远村寨,主动提供“送法上门”服务,有效减少了边民非法出入境情况的发生,增强边民法律意识。他们进村进寨开展爱民义诊。每年坚持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他们实施“关爱贫困儿童工程”,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坚持每年资助5名贫困学生上学。2010年10月,他们成立了扶贫助困基金,站党委每年注入资金1万元,官兵自愿捐款充实基金。如今他们正在资助的贫困学生上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每年分别可得到1000元、2000元、3000元的资助。2006年至今,畹町边防检查站官兵累计捐款18万余元,积极帮助畹町解决民生问题。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芒棒乡小学生赵云是他们一直资助了6年的贫困学生,小赵家庭贫困,且多次遭遇不幸,得到畹町边检站官兵的及时资助,家庭摆脱了困境。小赵75岁的奶奶不顾身体孱弱步行近十余公里亲自来到畹町边检站,为官兵送来了锦旗,感谢边防官兵的恩情。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频道曾对这一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

纽带篇:传递友谊,促进交流

1956年12月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从畹町口岸步行入境,这是周总理外交生涯中唯一一次步行回国。周总理的出访回国,拉开了中缅友好交往的序幕。

畹町口岸成为了中缅两国友好往来、通商互市、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畹町边检站在边检工作中一直致力于维护两国人民友谊,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边民的深厚感情,积极发挥了纽带作用。

2011年1月17日晚22时,三名缅甸女华侨因交通事故受伤,一名大腿骨折,两名昏迷,情况危急,急需从畹町口岸进入中国畹町医院抢救。伤员还没运到口岸时,亲人先头到达口岸请求执勤官兵办理入境手续。天上下着雨,正准备闭关下班的执勤官兵立即启动紧急救助机制,快速为伤员办理通关手续,并帮助把伤员抬上120救护车。两分钟快速入境,伤员得到及时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伤员家属朋友对中国边防官兵的爱心和热情感动,事后登门致谢。

畹町与缅甸北部重镇九谷紧一河之隔,畹町与九谷因此被著称为“一城两国”。定居于缅甸九谷镇的华侨常回来探亲访友,而且很多公共服务也最依赖祖国。与缅甸九谷相比,畹町医疗条件和技术相对较好,缅甸九谷边民遇紧急情况受伤或孕妇分娩都选择来畹町住院。仅今年,畹町边检站就开通20余次“绿色通道”方便他们紧急需要。有时,口岸值班备勤的官兵大半夜被叫醒,帮助他们处理紧急事务。

许多缅籍华侨选择把子女送来畹町上学。孩子们早上出国上学,晚上放学回国。畹町边检站为他们办理《云南省边境地区境外边民入出境证》,只需第一次将信息录入梅沙系统,学生每天就不需再带证件,从口岸通过时向检查员报一个号码,检查员录入确认后就能通行,实现服务学生“零等候”。对还在幼儿园阶段上学的孩子,校车送到口岸后执勤官兵把他们从车上抱下来,通过口岸在畹町桥国界线上亲手把孩子交给父母。缅甸华侨对边防官兵的服务好评如潮,九谷华侨协会李唯美秘书长说:“边防官兵如亲人,口岸是华侨回家最温馨的港湾!”

畹町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党文军说:“畹町与缅甸九谷官方交流与合作经常,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和紧密,口岸两侧边民相互往来、通婚,和谐共处。畹町边检站在这其中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春华秋实。官兵出色完成工作任务,营造了温馨、和谐、安全、畅通的口岸通关环境,展现了公安边防官兵勇敢、热情、文明、奋进的精神风貌。六十年一轮回。如今,随着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和瑞丽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畹町边检站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在服务地方建设发展和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工作中谱写新的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通讯员 范玉泉 申开钒)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在湄公河遭袭的两艘货船上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
中国船员湄公河遇袭身亡 外交部敦促有关国家缉拿罪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