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的侄女——聂丽华(中)
在2011第二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的启动仪式上,我再次见到了聂丽华和她的儿子青山,他们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后人。
聂丽华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退休前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做作曲工作,她的父亲聂叙伦是聂耳的三哥。因为大哥和二姐早就离开了家,幼年的聂耳是在母亲的照料下,与三哥相伴长大的,哥俩感情深厚。
聂丽华说,在聂耳之前,这个贫苦的家庭并没有一个人从事音乐工作,但是祖母彭寂宽老人,却是一个地道的“民间艺术家”,她能唱许许多多的民歌小调,能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和传说。
聂耳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彭夫人独自拉扯着五个孩子生活,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听到母亲娓娓讲述的故事,动听的民歌。也许就是母亲这些歌声和故事,种下了人民音乐家天才的种子。音乐家继承了这份艺术的基因。
聂耳逝世后聂丽华才出生,她从未见过生前的叔叔。聂丽华回忆,祖母家的小阁楼上,存放着聂耳叔叔的遗物,。她说,小时候最爱听奶奶、父亲讲述叔叔的故事。她常常在阁楼上,一边翻看叔叔的日记和照片,一边倾听灌注了聂耳音乐的百代公司唱片,在叔叔的音乐世界里跌宕起伏,叔叔好像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的世界。
聂耳的音乐和日记,引导聂丽华很小就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投入了“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民主运动中。1949年她13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了党。在部队用一把文化教员自制的小提琴,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1959年,聂丽华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进入了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专门从事作曲工作。她说,是叔叔的音乐和日记,使她成为聂家的第二代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