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暖暖的火塘”——给老县长高德荣“画画像”

2014-12-24 16:31:4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打印文章  

工作狂

采访高德荣得“掐着点”进行——戴了27年的“双狮牌”手表,才是他的“直接领导”。跟他开了十几年车的肖建生说:老县长是个“工作狂”,从来不知道享受,工作就是享受吧?

“不睡觉”、“爱学习”和“勤汇报”,是身边人对高德荣的印象。

在贡山县挂过职的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部孟文主任感叹,老县长凌晨两三点谈工作是常事,第二天天不亮就喊我们起床,一次我听见过他在睡梦里喊:“草果不是长在树上的!”

“他不是缺少‘睡觉基因’”,和他搭过班子的省卫计委副主任李善荣说:“县长当一届,他知道时间宝贵!”

12月6日,记者去老县长家堵他的早上,他家的电视开着新闻频道,一份省委书记李纪恒讲话稿的背后刚写上: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坚持稳中求进。烤着火塘,有人介绍毗邻的西藏察隅县人口两万五千多,老县长插话:应该是两万六千多人。

老县长善于学习是出了名的。1979 年到 1990 年,他在龙江工作用坏了28台收音机。独龙江乡大雪封山时,他带着干部们学习,结果乡干部在县里公认“会考试”。

个别人对老县长“勤汇报”不理解,说他“不是在下乡,就是在跑北京、昆明的路上”,上面来个领导就跑去陪同、汇报。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曾和高德荣长期共事,听老县长说过:我们条件差、底子薄,不去汇报争取,人家怎么了解支持你?

1988年,时任独龙江乡乡长的高德荣跑到省里去反映困难,有关部门领导被他打动,安排项目资金扩建了乡卫生院、中心校,新建了一个小型电站和四座人马吊桥。1996年,他“赖”在中央部委一星期,还说要给人家合影,回去给乡亲们“作证”来争取过,之后独龙江公路开工。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借机向温家宝同志“伸手”:“总理,我来自独龙江,请您给我们修两条路,请来独龙寨做客”。

“老县长从不为自己张口伸手”,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评价:“他的‘智慧’是为了群众。”

个性强

高德荣唯一一次为自己的事向组织“提要求”,是辞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

2006年,高德荣当选怒江州人大副主任,荣升厅级领导。他选举前就放言:别选我,不然就辞职。当选第二天,他果然给省委组织部写信要求辞职,还当面向省委主要领导辞官。理由也很简洁:职务太高,办公室离群众太远。

女儿担心他身体,又不敢劝他,就让母亲做工作。高德荣对老伴说:“上级照顾我们、其他兄弟民族支援我们,是因为我们独龙族落后,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伸手要,趁我现在还有力气带着他们干,我不回谁回?”

有个性,才是高德荣给人最突出的印象。

他认准的理从不会改,就像他穿的“高德荣装”,几十年风格都没换过。

记者问高德荣:“这么多人来采访,你怎么看?”

“不高兴”,老县长提高嗓门说:“典型再多,经济发展上不去也不行!”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娟娟曾经跟随高德荣采访,至今记得溜索时身上被勒的火辣辣疼。李娟娟说:“老县长最看不得别人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他也是在考验记者!”

记者和《怒江报》记者王靖生聊到:“老县长是个‘老典型’了……”。却被他打断说:“其实老县长也是这几年才‘出名’,以前的很多名誉,他都让出去了。”

跟高德荣共事过的人,很少有没挨过他骂的:工作不尽心被骂,甚至犯小错也会挨骂,但没有一个记恨他。“他‘刀子嘴、豆腐心’,不会当面认错”,跟他掀过桌子的肖建生观察:“但他也会‘艺术’地表达歉意,比如第二天喊你吃早点。”

下属们被老县长骂了,难免担心影响提拔。但久而久之他们发现,老县长不对人抱成见,甚至“要想得提拔,先挨县长骂”。

编辑:张少虎 标签: 高德荣 县长 火塘 腊卡 讲政治

精彩热图

重庆动物园白虎兄妹首次亮相

2014年10张暖心的新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