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暖暖的火塘”——给老县长高德荣“画画像”

2014-12-24 16:31:4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打印文章  

采访高德荣,未见其人,先闻其事。从昆明到独龙江,从省里到乡里,开了四场座谈会。每个人谈起高德荣,由衷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多年不见他的人,讲起他的事来历历如昨。

他就像一块磁铁,把人都“吸”了过去;他就像一架火塘,温暖照亮着身边的人。

倒是高德荣本人不“配合”采访,也不愿多谈。

记者和他“套近乎”:“儿子结婚了,你想抱孙子吗?”

当着众人的面,他把记者撅了回来:“你这个问题真没水平!”

第二天,天不亮去家里堵他。他旁若无人地忙活着说:“你们不睡觉啊!一边烤火去,别在这里乱!”

几天“贴身追踪”,外围采访几十人,几百页的文字素材,记者由此“走近”了高德荣,用几个“关键词”给他“画画像”。

讲政治

车进独龙江,一副鲜红的标语映入眼帘:“独龙江人民永远跟党走”。当地司机周师傅说:老县长“讲政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进独龙江,你就体会不到这“讲政治”背后的热烈和真挚。

用高德荣的话说,独龙族人民经历了“三次解放”。第一次是1949年贡山和平解放,独龙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又有了自己响亮的族名——解放前他们被称作“俅子”、“俅帕”。第二次是在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通后,虽然每年半年大雪封山,独龙族还是终于和外面的世界连起来了。第三次要从2010年算起,云南省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扶贫、独龙族整族帮扶”,乡里人均投入二十五万元,“五年跨千年”。

一个解放前还有人住在树上,五年前到处“人畜混居”,生孩子都不敢在封山期的民族,如今户均一栋新房,开通了4G网络,山上的“绿色银行”效益显现。沧桑巨变,靠的是谁?

高德荣在一首歌里写道:丁香花儿开,满山牛羊壮,独龙腊卡的日子,比蜜甜来比花香;高黎贡山高,独龙江水长,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

独龙江乡经济地位弱,政治意义大:和缅甸接壤,国境线上有7个界碑;独龙族虽小,也是56个民族之一。

高德荣的“讲政治”,还体现在强烈的国家意识上。他对解放军情有独钟,军歌都会唱,每年都会杀年猪慰问官兵:“你们是来守护我家乡的”。派出所指导员张维感叹:“队伍在独龙江的历史老县长最熟,他是我们半个老兵!”

高德荣听不得别人说独龙族落后,他说我们民族没干啥,就是守住了19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他不能接受独龙族整体扶贫搬迁,认为国土上没人怎么行!

但他也说,“要像爱护鸡蛋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他当县长时从来不以民族“划线”,领导班子成员分属几个民族,团结得像一家人,工作调动的都是哭着走。

他话丑理正:不爱家乡的人说爱国是屁话,不爱国的人说爱家乡也是屁话。

编辑:张少虎 标签: 高德荣 县长 火塘 腊卡 讲政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重庆动物园白虎兄妹首次亮相

2014年10张暖心的新闻图片